“那是天然。我記得茂升元也有做糧行的買賣,想必庫中並不缺糧。”
離了江家,明鸞立即去茂升元分號找馬貴。這時候天氣已經黑了,華燈初上,她倉促走在街上,尋覓著茂升元的鋪子,因是頭一回在夜裡來這處所,她有些含混,遠遠瞧著很多人聚在一家鋪子前搬運大堆麻袋,她瞧了幾眼,認出離那邊不遠的處所恰是茂升元分號,忙走了疇昔。
江家本就不敷裕他除了故鄉那點田產,也冇甚麼財產。我曉得他是感覺本身既出了這個主張,就不好讓陳家虧損過分,想要多少補助些,但他拿出了這五千兩,不知要打幾年饑荒。我們家已經拖累他很多了不能再要他的錢。”
明鸞倒吸一口寒氣:“現在外頭白米的代價是一兩銀子兩石米,三萬兩隻夠買六萬石的,他要買二十萬石,那賣他的人可虧到姥姥家去了!”夠狠的…怪不得會引發民憤呢,聽紫蘭的口風,大抵阿誰姓馮的在廣西買糧時連銀子都不給呢,誰會賣給他?!
章寂聽了她們的話後,有些吃驚,但細心一想,也感覺事情一定不成行:“朝廷成心禁海,雖不知是否能成事,但茂升元的買賣已經大受影響。馮兆東命令征糧,本就是分撥到各地頭上的,廣東批示使司也好,德慶也罷,都領了一份,若能給廣東批示使司賣個好,對茂升元今後也無益。你們能夠勸勸小馬拿櫃,看茂升元能拿出多少糧食來,若他不敢下定奪,就從速讓他叔叔拿主張。給吉安送信是來不及了。”
“用不著費事,我有個主張。”明鸞笑道,“這類事不必做得過分打眼了,樹大招風,彆到時候得了官府的青睞,又招來貪財的小人。德慶這邊,我們能夠讓馬大哥出麵,直接找柳同知,就說是為了朝廷進獻力量了…由柳同知或是知州出麵,改名正言順。茂升元隻是貢獻官府,可不是酬軍。而廣州那邊呢,馬掌櫃也能夠出麵捐上一筆糧食…直接奉迎批示使司。祖父還記得嗎?批示副使但是跟燕王府乾係靠近的人!借這個機遇讓茂升元、讓陳家,也讓我們家與這位批示副使拉上乾係,對我們統統人都有好處!”
明鸞想起方纔來時在門口看到的景象:“華榮記就在前麵吧?怪不得我瞥見他家門口的伴計在搬麻袋,想必是收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