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閒談略說[第1頁/共8頁]

修定而精進,不戀統統法,

人活一世,不能好處於人間分毫,不如就死,不為人間添亂,然人既尚活,即有悔過之緣,若一念間即轉意向正,亦不枉一世走過,即使將死之時,若人悔過向正,亦不枉此生,何況汝等世人,心德行善,不須苦厄即能向正,如是罕見貴重,誰不愛之。

明顯知幻有,解還是不解?

日日不思己過,不知命懸一線,若無一人不幸,斯須身便百年,

忘身亦忘心,無思亦無想,

問:若行有為法,自亦不謀事,各種施利,如何能兼成、互不相妨擾?

若人德真,魔王見禮,若人無德,鬼神相欺,統統修行人皆當謹慎,莫自發得是,永如初修,見賢思齊,見不賢自正,修真之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稍有高傲,冰碎落地。

無情眾生,無有靈識,比方草木山石若孕育靈性成靈物,其身如胎,有情靈識感生其內,亦如世人入胎,誘人不解,覺得草木山石成精,實是如此罷了,所謂成精得靈者,非靈魂入住,是靈識入住罷了,其成精得靈者,大多並無宿世之魂精,故統統見地、品性構成皆今後生而起,隨其前業緣法,但興愛憎。

答:

如是苦業,孽緣流轉,自有起因,以是人緣,聖賢不怪,但是修道之人,宜奮圖強,自除流毒,自複聖賢子孫之光榮,自明顯德之光彩,以自華彩,流照人間,如是乃為中華之後代。

頌:

若無分毫私,便是有為時。

問:

何況諸聖日月,暉映龍種性靈,

生為人身,雖亦是靈識入胎,亦多無宿世之魂精,而彼因福德力,識性當中,順疇宿世之性而得入胎,胎中煎熬,亦入無知,藏匿前識,至於出世,彼人見地愛憎,隨宿世性,以當代緣,而起愛憎。

問:此福路,古人有可行者否?

沾儘大千水,彼福海不儘,

誰手束縛誰,汝何曾罷休?

問:賢人境地從何而來?何故彼有而凡無?

龍珠一丟即蟲,輪轉蟲性為生,

當三拜六合,禮敬十方聖,

若心德純善,此實為敬愛之人,甚美敬愛,諸聖讚歎,而當代間,世人塗抹嚴飾,凡夫濁眼,覺得淨美,鬼神眼中,光色駁雜,聖賢觀心,感喟不樂,何故故?陋劣心性,劣根性重故。

乃能解存亡,複能解涅槃,

問:難易並生,有多難,或必有多易,當有簡練瞭然之法,可行可成,可化難為易,可化障為利,應有是法,然耶?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