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相公家的規矩[第1頁/共6頁]

劉盛嘿嘿嘲笑:“托……了你們辦?”

劉盛對這類事極其熟撚,再彌補道:“真要到那一步,姨娘還得往外掏點錢,道爺也不能平白著力。”

劉盛嗤笑道:“相公家辦事,自有相公家的章程,你懂甚麼?”

瘦子恰是何廣林何三耳,冇拿正臉對著劉盛,暴露的右耳竟然裂作兩半,看起來像是兩隻小耳拚起來似的,這也恰是他諢號的由來。

兩人都心急,劉盛也辦老了這類事,很快就找來牙人書手,在牌坊旁的配房裡與王何氏立了借契。

【1:大觀元年(1107年),四川交子務改成錢引務,大觀三年(1109年),交子改成錢引,】

宅院不沾凡塵,腳下土路隻到一座四柱三間兩層,顯得非常壯偉的牌坊下,再接起一條白澄澄的石路。石路的絕頂模糊能見一扇硃紅大門,彷彿比成都府的城門小不了多少。

何三耳為兩個相公家辦事,已不是普通的乾人,養著十幾號像劉盛如許的辦事伴計,平常都教唆他們,隻要大事才親身出麵,自不是王何氏能隨便見的。

除開套話,借契的實際內容就這一句,與借契配套的證據,劉盛拍著胸脯包管了,他能夠拉來玉局觀的道爺,說是道爺收了王何氏錢,幫王衝做過法事,用過貴重湯藥。

劉盛還是歪著嘴角道:“可王二郎該隻是活當,不會死當吧?三叔交代得很清楚,王相公家是全須全尾地要,這事你能辦好?”

兩人另有暗裡和談,借契上寫王何氏借了二百貫,但實際是兩人均分。何三耳給了劉盛二百貫買林院,劉盛樂得有王何氏這條路,白拿了林院,這錢就落了一半到自家腰包,另一半由王何氏運作王秀才家的林院。

劉盛暗自撇嘴,二百貫?他可聽到了動靜,王相公家的老太爺給了何三耳五百貫辦這事,為的是出高價買放心,成果何三耳隻給他二百貫辦事。

算算手頭的錢又要出去二三十貫,劉盛心中發苦,不由抱怨出口:“三叔,我們公允買賣,已是護足了相公家名聲,何至於這般謹慎?就說許翰林許大府,不還是相公家半子麼?”

“姨孃的確有些章程,不過要跟大郎你合計合計,還得備著其他手腕……”

牌坊的寬度和高度,王何氏平生未見,加上柱墩和簷頭立著的那些奇特猛獸,充盈著一股渾然不成順從的偉力,讓她下認識地吞了一口唾沫。

惱歸惱,麵上倒是笑吟吟的:“他一個書白癡,五穀都不分,哪通這些世事。外人都信不得,我們畢竟是他叔嬸,他隻能信我們。”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