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頭劇場的租期和房錢上,邵一夫都做出了讓步,但必須康劍飛把其他的劇場也打包接下。
但以現在香港的市場潛力和範圍而言,一條院線具有25家劇場根基上就到極限了,影院數量再多的話,就會產生內鬨――本身跟本身搶觀眾。
康劍飛將破鈔7000萬港幣。租賃邵氏四大龍頭劇場8年時候;同時出資3000萬港幣,連帶地盤一起買入邵氏3家中等劇場;最後再出價1300萬港幣,買下邵一夫手中彆的3家小型劇場及地盤。
而邵一夫成心脫手劇場。康劍飛又成心接辦,兩小我天然就“冰釋前嫌”,和和藹氣地坐在一起談買賣。
康劍飛冇有再多說,《蜀山》第一部的拍攝時候,最悲觀的估計也起碼要破鈔七八個月。像九寨溝取景還略微好點,畢竟那邊已經垂垂在開辟了,而去張家界交通困難不說,山裡氣候竄改莫測,偶然候等一個好的鏡頭說不定就得半個月,很多鏡頭還得聯絡軍方直升機幫手拍攝不成。
也便是說,康劍飛統共出資1億1千3百萬,買下邵氏院線6家劇場,並租賃4家邵氏龍頭劇場八年時候。
在從都城飛往香港的飛機上,一老一小兩隻狐狸打著快意算盤。開端你來我往的殺價還價。
如此一來,東方院線就成為香港影壇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光是能夠作為龍頭劇場的大影院就有8家,吸金才氣遠超越金公主和嘉禾。
邵一夫現在就麵對著這麼一個難堪的環境,既不肯低價租出和讓渡劇場,代價太高又冇人肯接辦,而留著不賣不租就會每天賠錢。
康劍飛一次性買入6間劇場,然後再租下4間龍頭劇場,也就是說東方院線刹時增加了10間影院。
“我曉得了。”方怡華有些愁悶地說道。
“不但是邵氏停產,連邵氏院線也會併入東方院線。”康劍飛的表情一樣很龐大,偌大一個邵氏步入滅亡,他還最後在其宅兆上鏟了一把土,多少有些兔死狐悲的味道。
以是從邵氏買來的質量最差的那3間影院,康劍飛籌辦轉手賣出或者隻當投資房產。如許一來,東方院線的影院數量剛好24家,此中康劍飛小我全資統統的12家,加盟影院數量8家,最後就是從邵一夫那邊租來的4家龍頭劇場。
邵一夫辯論道:“6000萬你或許能開四家那麼大範圍的劇場,但好地段卻不輕易拿到。並且我這四家劇場積累了邵氏幾十年的名聲,很多影迷都有去那邊觀影的風俗,新開的劇場可遠遠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