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二七 聞風而動(2)[第1頁/共4頁]

畢竟對他這類皇朝大員來講,肯放棄鬥爭了半生得來的高位權勢,已是如何都對得起州縣餓死病死的成百上千百姓了。

“隻是自前民氣不敷蛇吞象,萬民中總有些德行不修、不忠不孝的,曆朝曆代都冇少過暴民亂賊。臣等這就措置刁民反叛,事若不成,甘心提頭來見!”

至於罰俸——有幾個官員是靠俸祿過日子的?

並且他信賴這是臨時的,比及隴右安定,天子封賞群臣的時候,他就能因為主持調撥糧餉軍器等後勤物質有功而官複原職。

現現在的宋治,自以為能夠洞悉統統,但在趙寧看來,對方倒是身在空中樓閣,自發得俯瞰八方無所不能,殊不知稍有不慎就會跌落虛空,性命堪虞。

此事議定,眾臣各歸其位。

剿除反叛暴民,這是題中應有之意,犯上反叛的不殺,朝廷統治次序何存?至於這些所謂的刁民是不是不得已,是不是有苦處,誰在乎?

“朕是不是要下罪己詔?”

果不其然,宋治黯然神傷的坐回皇座後,就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連連感喟,不無委曲的看著群臣道:

分歧的君王脾氣、設法分歧,言行也會有很多不同。

高福瑞淚流滿麵的哀號道:“天下何人不知陛下賢明仁慈?若非陛下雄才大略,何故能讓大齊博得國戰?

恰是因為有這場國戰,有重生而來的龐大上風,趙寧才氣扭虧為盈、轉敗為勝,讓趙氏從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成為現在手握河東軍、稱霸一方的諸侯。

聞聽此言,眾臣莫不神采一凜。

“貝州、莫州、滄州等有百姓生亂之州府,一應刺史撤職查辦,押回京師交由刑部審理,如有貪墨情節,皆斬不赦!

他才氣羽翼飽滿,有一品樓、長河船行可用,事事都能料敵於先,立下大功建立無上聲望,具有不凡影響力,併成為在黑幕背後攪動風雲的偉岸存在。

“限各州新任刺史到任兩月以內,共同藩鎮、州府駐軍剿除反叛暴民,以儆效尤,並嚴查貪墨賑災糧之官員,清除州縣吏治。

“朕自即位以來,自問勤於政事,未曾有半晌懶惰,常日裡厲行儉仆,未曾有特彆的豪華享用,多年疇昔,未曾興建一宮一殿,就是不想破鈔民力。

靠著這些,國戰期間有大齊對北胡的攻守易行,國戰以後,亦有趙氏對帝室、趙寧對宋治的攻守變更!

“國戰期間,這些人訊息皆無,朕還覺得他們被州縣捕殺完了,冇想到時隔數年,現在又冒了出來,看來不會冇有來頭。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