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酒望去,隻見這位二公子生得瘦瘦高高,看起來不過十七八歲,模樣非常斯文內斂。
她的神情嚴厲了幾分,“琛兒,不是母親說你,你救人雖是功德,但卻誤傷性命,把那王神婆給害死了。正所謂‘王子犯法與百姓同罪’,你犯下性命官司,籌算如何自處?
李氏瞥了眼她,笑道:“你就是小宛村籌算獻祭給山神的童女?”
她那張白膩秀美的麵龐上很快閃現出笑意,“德兒惡劣,所謂功德,定是偶然之舉,那裡值得大人特地走一遭?秋雯,還不快喚公子出來。”
吳大人誇獎道:“公子年紀雖小,卻當真是好智謀。小宛村那邊的鄙俗,官府早就成心打消,隻是怕激起民怒,一向冇能找到合適的體例。公子這一脫手,不知救了多少女孩兒的性命,少年英才,少年英才啊!”
蘇酒低垂視線,“回夫人話,我――”
李氏聽到“做了功德”,頭一個想到的就是蕭廷德。
李氏起家迎了出去,朝那位提刑官微一福身,抬袖抹了抹眼角,自顧道:“都是小婦人教誨無方,乃至琛兒犯下性命……不知這案子,可另有迴旋的餘地?”
吳大人在太師椅上坐了,李氏陪他說著話,不過半晌工夫,蕭廷德就被秋雯請了過來。
這番話聽著義正言辭,可清楚是要把小哥哥往死路上逼,逼著他主動去官府自首。
她收回視野。
蕭廷德是蕭府二公子,也是她的嫡齣兒子。
李氏眼角一跳,冇推測他承諾得這般利落。
李氏唇角彎起,杏眸含著興味望向蕭廷琛,“琛兒倒是不必去了,吳大人已經來了。”
李氏直接打斷了她的話,把雪蓋藍茶盞放到桌上。
說話之間,內裡響起喧鬨聲,間雜著沉穩卻又短促的腳步聲。
“我們家樹大招風,這金陵城裡裡外外,不知有多少人等著抓我們家的把柄。你雖是蕭家兒郎,可蕭家卻不能因為你一人,給人落下把柄,讓人有機遇到禦前彈劾你祖父、父親和叔伯。”
蘇酒忙抱住。
小哥哥他,莫非還留有背工?
蘇酒心中一緊,冇推測李氏竟俄然對小哥哥發難。
“瞧著模樣倒是不錯,可惜連話都說倒黴索,算不得聰明呢。”
冇等她說話,內裡一名大丫環倉促奔出去,附在她耳畔一陣低語。
李氏抬眸,目光不著陳跡地掃過蕭廷琛,“琛兒這病好了,我也就放心了。隻是這身子,看起來還是薄弱得緊。秋雯,去庫房裡拿些人蔘給公子好好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