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第9軍占據東孟加拉邦和阿薩姆邦的首府達卡市,隨後第9軍和第18軍連續占據2個邦的彆的地區,使得英國落空了對兩邦的辦理。
張偉驀地覺悟過來,在宿世,印度不敷中原國三分之一的地盤,卻能贍養比中原國還多的人丁,靠的就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出產的大量糧食,隻要節製了這兩個平原地區,印度再也不會生長成宿世那樣範圍的人丁了;如果戰後印度人丁衰減的短長,還能夠持續緊縮印度人的儲存範圍,讓他們永久處在缺糧的狀況,永久都生長不起來,永久是夏帝國的附庸。
11月中旬,總參謀部的打算下發到房良手中,房良隨之下達號令,第9軍和第18軍沿恒河構築防備工事,新達到的4個軍超出恒河,開端擄掠。
英國輔弼給結合艦隊司令的電報中警示,隻能勝,不能敗,不然英國的水兵氣力會被德國超越,落空海上霸權帝國的寶座,並且會落空印度殖民,大英帝國今後將會式微,西班牙和荷蘭就是帝國的前車之鑒,萬望慎重!慎重!再慎重!
隻是任何人都冇有預感到,倉促搬家都城帶來的嚴峻結果。(未完待續。)
金銀珠寶等財產被成船的運回夏帝國,糧食、布匹等被成船的運達到卡和吉大港;大量的流民被擯除著向西向南遷徙。
張偉對陸偉民的打算非常對勁,等毀滅掉四國聯軍和英法結合艦隊,估計英法很難再向印度派兵了,今後印度就是夏帝國的地盤,並且權勢能夠順利進入中亞和中東地區。
陸偉民見張偉對這個建議動心,就決定加把火,持續說道:“陛下,隻要占據了恒河兩岸,冇有了英軍的滋擾,就能加快把恒河東部和北部印度流民遷徙到對岸去的速率,等戰役結束,在瘟疫和缺糧的兩重打擊之下,印度人能存活下來多少就要看天意了,這非常無益於帝國將來對印度地區的統治。”
張偉看了秦飛的打算,感受有兵了秦飛的膽量也壯了,竟然要占據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把統統的印度人全數趕到德乾高原上去;打算是好打算,秦飛想占據的地區非常肥饒,張偉也很喜好,也很想占據,並且能打劫更多的封建主,獲得更多的財產,不過如許的話就與當初的打算變動太大了,需求調派更多的軍隊才氣夠達成目標。
到11月下旬,西進的軍隊沿河達到阿格拉,正在向德裡進步;中部的軍隊占據阿拉哈巴德、奧蘭加巴德、蘭契等地;東部的軍隊已經占據庫爾納和傑索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