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罪魁禍首[第1頁/共5頁]

江和甫想來想去,不由長歎一聲。航空產業是人類產業兩顆最燦爛的明珠之一,與半導體產業共同支撐著當前人類社會的技術進步,是人類科學技術工程的結晶。

胡文海聽到江和甫這番話,當即瞠目結舌,不敢置信的說道:“空軍方麵瘋了?十號是單發輕型機,要求輕型機上14所為水兵重型機研發的雷達?這個機頭尺寸,十號乾脆改名殲12算了!”

殲12是甚麼飛機?它外號“空中李朝陽”,是以打“空中遊擊戰”為指導思惟開辟出來的天下上最輕的超音速戰役機。但也正因如此,它的缺點非常較著,終究導致了這一型號並冇有進入空軍的設備序列。

“十號現在的題目很傷害啊!哪怕是有充足的資金和時候能夠用來開辟新的渦扇發動機,可海內卻底子冇有能測試14.5噸加力發動機的高空台。”他的目光緊緊的盯著胡文海好長一段時候,最後說道:“如果十號項目再次麵對冇有動力婚配的窘境,現在國度又並不缺三代機的來源,十號上馬也不是不成能的事情……”

“或許恰是應了那句老話吧,福無雙至、禍不但行啊!”江和甫乾脆的揭開了答案:“拿到R35對於十號工程來講確切是個好動靜,但也是以讓各方產生了一些能夠不太合適的設法。比如說……比如說空軍方麵在得知了R35的機能以後,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那就是十號應當采取與國產熊貓不異的1493雷達。”

十號上馬,這個結果實在是太嚴峻了。彆人不曉得,胡文海對十號的意義還會不清楚嗎?冇有十號,中國就冇法把握自行設想三代機的經曆。冇有了成飛此次破繭重生,那今後殲20恐怕也要難產了。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曆風雨,成飛又如何能夠成為成飛?

還記得原汗青當年SU27方纔引進海內,空軍構造的幾次藍劍練習。精銳的SU27軍隊與掉隊的殲7E軍隊停止摹擬攻防對抗,竟然獲得了讓海內高層大為驚奇、而俄羅斯專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成果。

但是胡總過早拉來了有下視下射才氣的F-14,這讓在安南疆場上毆打小朋友爽了一把的空軍,又有了撿起航電致勝列隊槍斃論調的趨勢。

彆看直徑隻增大了230mm,但按照圓的麵積計算公式很輕易得出一個結論。Πr2的計算公式裡,r作為半徑是以平方體例計算的。也就是說,固然隻增加了230mm,但全部機頭的截麵就要增加將近一倍。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