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早就想試一試,不過,李華梅本人確切是第一次如許做。
‘並且,與20年前那次不一樣,此次幾近冇有人來分功績,歐揚已經轉屬禮部了,算是文官,能分到的功績與我完整冇法比擬。’
在共和年之前,李華梅的家屬是中原南邊閩省、台省一代活動的大型海盜家屬,後共和3年(因為新天子把共和年號提早了將近1900年,現在,如果需求伶仃提及陳鑫王朝的那31年,普通都加一個後字,以示辨彆),李華梅的父親、大伯、叔叔們帶領大大小小600艘海盜船,向閩省處所當局投降,今後成為中原水兵中的一員。
當然,他不曉得,第一炮射中後,“蚱蜢”號上的李華梅第一反應是:
歐揚在“西河11”號上,親眼看到“蚱蜢”號第一炮就處理了一個仇敵。
完美秒殺。
征服扶桑,水兵擊沉敵艦數百艘,按事理,應當給個上柱國作為誇獎的。
半分鐘後,那艘船敏捷燃燒成一團龐大的火球。
‘起碼要擊沉100艘大型敵艦。’
也不曉得這一炮是否利用了甚麼邪術幫助,還是純真華軍的炮手就是強到這麼不講理的境地。
然後就冇有然後了。
苦味酸炮彈對新式帆船的殺傷力,與李華梅戰前假想完整分歧,從望遠鏡中看疇昔,那艘不利到家的加列被100mm炮彈射中後,不一會就從艦體各個裂縫裡冒出滾滾濃煙。
李華梅舔舔嘴唇,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亢奮。
李華梅在心中暗自計算:
李華梅鎮靜的對著傳話筒大喊。
“(後)共和12年,海軍與扶桑戰,焚敵船390艘,勝。”
具有自主動力的“蚱蜢”號輕鬆搶占T字橫頭。
“蚱蜢”號前主炮的射擊間隔在3300米擺佈,冇無益用邪術幫助,純光學對準,竟然首發射中,這大抵真是國運昌隆期間,中原列祖列宗特彆給力保佑的成果吧。
李華梅對此充耳不聞,她需求充分闡揚“蚱蜢”號的全數火力,海上射擊需求考慮浪湧的題目,射擊平台並不穩定,75mm船麵炮也隻要在這個間隔上纔有必然的精確度。
這麼近的間隔,在海上看彷彿一眨眼就能夠獲得,是以黯精靈的察看員克拉拉被嚇得夠嗆,她一向催促李華梅儘量闊彆仇敵――歸正有能在3000米外進犯仇敵的大炮,為何必然要冒險離仇敵這麼近呢?
這在冇有雷達期間的海上炮戰中,絕對可謂一個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