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的汗青上,德國軍隊策動巴巴羅薩打算,入侵蘇聯以後,在白俄羅斯另有烏克蘭,一共俘虜了上百萬的蘇聯赤軍。
軸心國占據蘇伊士運河以後,必定會把本身的權勢擴大到中東地區,而蘇聯也但願在中東地區修建本身的計謀緩衝地帶。
“巨大的魁首斯大林同道,我們正在製定有關的打算,隻是現在還冇法包管打算能夠獲得勝利。”一個陸軍將領開口,答覆了斯大林的題目。
他們在西線擊中了9000架飛機,卻完整冇法克服德國人的4000架飛機。兩邊固然在數量上相差很多,質量上倒是另一番氣象。
“希特勒……你是一個很短長的敵手!這一點我是曉得的。”斯大林輕聲的對本身開口說道。
這也就是為甚麼,巴巴羅薩行動一開端,蘇聯的大部分空軍飛機就被癱瘓在機場上的啟事――質量上的差異,已經冇法用數量來彌補了。
可惜的是,蘇聯到最後還是高估了本身的產業氣力,起碼在1941年高估了本身的技術兵器的含金量。
兩邊的獨一差異,在坦克上設備的無線電,另有操縱這些無線電的協同經曆。實際上在這方麵,蘇聯坦克軍隊一向到45年也冇追上德國人的最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