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景興帝的獎飾,雅妃輕蹙的眉頭散了開來,彷彿變得歡樂起來。這愉悅的喜意,更襯得她的麵貌光彩奪目,彷彿要比紫宸殿都映亮了。
“既如此,就勞煩梓童陪朕一趟了。”景興帝笑了笑,叮嚀春喜扶著皇後,走下了禦桌,來到了重華殿中間,一一來到皇室宗親的桌案之前,以示親睦。
想到早晨重華殿的家宴,景興帝的笑容加深了:“愛妃真是朕的解憂花!若不是愛妃想出這個彆例,朕還愁著如何措置庸王呢!當年清平侯說愛妃聰明,朕還不信呢。現在看來,的確如是!”
見到景興帝帶著皇厥後到本身的桌案前,這些皇室宗親也不感覺有多少不測。以往設家宴之時,長泰帝也是帶著皇後前來奉酒的。這在他們看來,已經是皇家宴的一個既定行動了。
接管了世人施禮以後,帝後二人在重華殿主位落座了。比起在場的宗親、王爺、王妃等人來,帝後兩人顯得很年青,臉上也帶著素服都壓抑不下的飛揚和活力。
紫宸殿內,景興帝正和他最寵嬖的雅妃說著話,說的,也是關於重華殿的事情。
入了夜,重華殿內燈火透明,內侍宮女進收支出,將宴會所需的好茶、好菜等等一一擺放安妥,等待主子們到來。
既列明是皇家家宴,天然是聘請了皇家宗親,庸王和憫王及其家眷,成為了這一次皇家家宴的核心腸點。
底下世人,一時諾諾。固然景興帝如許說,但是他們卻都是低垂著頭,非常恭敬。這是皇家家宴,就算是敘親情,也要尊高低。
雖則景興帝即位的光陰很短,但是紫宸殿中服侍的內侍和宮女,都曉得,雅妃是最得皇上寵嬖的人,現在皇後隻一心在坤寧宮中安胎,來紫宸殿裡最多的,就是雅妃了。
庸王的家眷,還真很多。在分開京兆之前,庸王就已經有兩個兒子了,彆離為正妃陳氏和側妃簡氏所生。去了封地以後,庸王又連續添了一子一女,都是側妃簡氏所生。現在,他們也跟從著庸王,返回京兆了。
陳婉柔嫁給上官承佑已經有七八年了,但是伉儷豪情老是淡淡。比擬陳婉柔,上官承佑更寵嬖的,是側妃簡氏。對此,陳婉柔並不在乎,她早就過了在乎歡深愛薄的時候,現在一心想著的,是本身的兒子。
想到這裡,皇後臉上的笑容穩定:“皇上,臣妾胎像已穩。在重華殿熟行走一圈,想必無礙,皇上故意了。”
但是她也不能過量感慨了,這個時候,重華殿彆傳來了內侍的唱聲:“皇上、皇後駕到!”,跟著唱報而來的,就是景興帝和皇後左氏。他們身後,跟著景興帝妃嬪,另有內侍和宮女,是長長的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