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君子恒淡淡的論述以後,白青亭深知此中日夜兼程的勞累,她不由有些打動,更多的是心疼他容色的倦怠。
所幸來得及,他終是趕在迎親步隊進中元縣之前,與君通、司景名等人彙合。
白大夫人自是明白白青亭的意義,她也終究暴露個至心竭誠的笑容來:
君子恒去獵雁之時,恰是大雁們正要飛往北方之際。
此時已是春季。恰是東風送暖、草木抽芽之際,大雁在這個時候皆會成群結伴地飛去北方,待到春季到來。它們又會結伴飛回南邊。
回京途中白青亭便尋了個機遇,悄悄問君子恒,他是如何能在旬日以內趕回海寧府中元縣,且還帶來那麼龐大的一支迎親步隊?
白青亭截斷白大夫人的話:“母親,我不會受委曲的,母親也要信賴,憑著女兒的本領,決然冇有委曲自已的事理。”
除此。大雁還是鳥類中最為真表情摯的典範,公母雙雁不管是哪一方先落空另一半,皆不會再另尋親偶,因而方有了以雁作為兩邊姻緣安定忠貞的意味。
君子恒說,早在他下海寧府之前,君家便備好了他與她婚事的統統事件,隻待天子擇訂婚期。
而他自那日在白府分開後,便連夜帶著賈從藕日夜兼程趕回京都覆命,並將賈從芝已死之事向天子做了個對勁的解釋後,他便又是連夜日夜兼程趕回海寧府。
隔日君院首便請得了天子的金口禦言,擇訂婚期。
除了白紅娟、白藍依、白耀宗三人,她自是不會信賴那些說得冠冕堂皇的虛言。
百姓雖是獵奇這麼大的一支數百人步隊到底是從何而來,又是往那裡而去,但他們也耳聰目慧地感覺,這支步隊不好惹。
再則,另有司景名下命穿戴常服隨行保護的黃騎衛,這些黃騎衛周身也帶著喜氣,但長年身為天子龍騎衛的優勝感令他們不怒自威,自有一股高高在上的氣勢。
君家的迎親步隊在海寧府中元縣忙活了六日擺佈,終將選定了第八日作為啟程回京的良辰穀旦。
隨後,君通、司景名及四位全福夫人便啟程離京,快速趕來海寧府中元縣,隻是天子擇訂婚期的旨意到白府的時候要比迎親步隊要快很多。
跟著迎親步隊送嫁的白家人隻送到中元縣縣界,便回白府去了。
可她想著,那應是一種恨不得她死卻又不得不笑容相迎的兩極衝突,真是難為了這兩位嬸孃。
君子恒與司景名則騎著高頭大馬在最前麵,領著步隊不快不慢地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