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到了華雲館見過大卓、小卓師叔,趙然聘請卓騰雲一起結伴而行,大卓師叔卻不想那麼早解纜,因而趙然出了廟門,轉去無極院順道和諸蒙相見。
說了環境,道明告彆之意,青衣道人卻在中間取出一張法符來,遞給趙然:“這是家祖煉製的無根無花符,七階,致然拿去防身。”
封唐昂首瞥見趙然,趕緊趕過來:“小師叔!”
諸蒙點了點頭:“就怕華雲館不放人,情願出來做事的修士本就未幾。”
因而兩人一起結伴,先入渝府,而後買舟入江,順著大江而下。
裴中澤道:“飛符問了她,她要先去貴州,再從貴州出發,和我們分歧路。”
此次前去都城入讀講法堂,時候比較充盈,他也籌算一起順江而下,用不了十天就能趕到都城。沿途還能看看風景,拜訪拜訪故交。
“淺顯散修罷了,七十歲的老太太了,此次出山純粹是為了衡福館許下的好處,為她家子孫掙一筆修行資本。”
諸蒙點頭:“隻能漸漸來了,我就怕做多了這些俗事,道心蒙塵啊。”
趙然笑了笑道:“起了攀比之心可不好,還是秉承順其天然的道心纔對。來,深呼吸,師兄給你看看身上有冇有甚麼弊端。”
又將新任大君山總管通臂神猿找來,交代了一些重視事項,趙然便下山了。
諸蒙歎了口氣:“每次見趙師兄,都一時喜一時悲,每一次本身破境以後,都感覺能夠和你並肩坐論、切磋修行,可下一次見你,就又會感遭到被甩在身後的哀思,如此反覆來往,其中滋味當真難受。我入黃冠也六年了,按理說也很普通,但一想到你和雨墨已經金丹了好幾年,表情便非常不好……”
趙然也不客氣,接過來收下了。
封唐身為樓觀三代的二師兄,此時在講解一副裱好後掛在牆上的手稿:“通微顯化大真人於嘉靖二十二年七月在武當飛昇,你們看到的這份手稿,便是大真人頭一晚報答觀禮賀客的發言稿。能夠給諸位師弟們流露一下,這篇發言稿的前半部分,是我們樓觀小師叔執筆……”
趙然道:“信賴我,俗世當中好修行。”俄然想起屠夫和沈財主的感慨,心道或答應以司馬當作活馬醫?因而道:“如許吧,我要去都城入讀講法堂,半年以後返來,如果你還是冇找到頓悟的機遇,我就跟華雲館籌議一下,把你借調鬆藩出任一縣方丈,換一個環境嚐嚐。”
查探了諸蒙的經脈和藹海,趙然道:“冇弊端,丹胎已經很凝實了,現在等候的就是頓悟。我的建議是,多做一些齋醮,多體察一些民情,多參與一些佈道,說不定機遇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