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財務狀況[第1頁/共3頁]

趙然忍不住歎道:“都是好處所啊,為何白馬院冇有將這些草場收檔登記?”

趙然本來也不籌算進山,因而聽取了盧方主的建議,隻是在山下遠遠看了一眼,然後扣問山下廣袤的草場有冇有被三部部民占有。

這些村莊四周,一樣是大片大片的耕地,卻長滿了野草,時不時有黨項人在其上放養著不幸兮兮的幾隻草地藏羊。

薪俸當中,方丈和監院為甲等,各一百二十兩;三都為次等,各九十六兩;八大執事減次,為各六十兩;五主十八頭再次,為各三十六兩;最末是唸佛道童,各二十四兩;彆的另有天鶴宮批覆的五十名火工居士,各十二兩。

但這個政策也就持續三年,到了來歲,此中的田賦這一大頭就要上繳川西總督衙門。

趙然又問:“老盧你這麼說來,哲波山、羊拱山和海子山中,前提是很優渥的了?”

趙然看過白馬院三年來的文書和記檔,曉得前任方丈曾致禮也在儘力想體例,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被耗損在調劑漢民百姓、遺留黨項人以及三部部民之間的乾係上了,很有點顧此失彼的感受。

第三筆是田賦和雜耗,收了一千石黍、六百石青稞,摺合銀子的話,大抵在五百兩擺佈。這些糧食,經川西總督衙門特批,全數儲存縣中,用來積建常平倉。目前,常平倉中共有兩千四百石糧食。

第二次再看這些文書,對環境就更加清楚了。

另有一半的村莊,則住著來不及逃脫,或者冇捨得逃脫的黨項人。

趙然搖了點頭:“人家千裡跋涉來到這裡,覺得能夠分田,成果還是給人打工,並且是給黨項人打工,誰會情願過來?”

除了耕地外,更加廣漠的天然草場覆蓋了全部紅原的西北,卻無人問津。

最後一筆是本年停止齋醮時,商賈和百姓們敬獻的香火錢,零瑣細碎加起來有九十多兩。

盧方主道:“本來也是這麼想的,但自從黨項報酬耕地的事情鬨出來以後,曾方丈就謹慎了很多,想要和三部頭人商討草場的分彆和歸屬,等商談安妥了在入檔,但從客歲正月以後,此事便停頓了,三部底子反麵我們見麵,我帶人過來了幾次,都不讓進山。再者,現在從本地吸納流民和無主之地的農戶比較困難,紅原地廣人稀,臨時也用不到這些草場。”

可現在呢,白白空置了大片地盤,想耕作的漢民冇地可種,不事出產的黨項人,卻把持著大片空位去接管施助,另有更多的三部部民,躲在山裡不肯下山,全部紅原的生長墮入了死循環中。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