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項大政是趙然獲得全縣百姓功德的首要事項,能夠這麼說,他多久能夠完成黃冠境的修煉,向締結金丹過渡,首要就是希冀這三項大政了。
趙然道:“也冇甚麼事,既然來都來了,就是想去李監院那邊拜見拜見。”
目前穀陽縣並行兩套青苗錢軌製,一套是官府運轉的青苗錢軌製,朝廷覈定的年息為四厘。年息雖低,但農戶們是借不到的,錢都被縉紳和富商們以高息借走了。縉紳和富商們把青苗錢借走後,反過來以三成乃至更高的利率轉貸給農戶,其間的差價和縣衙、道院平分。這就是現行青苗錢最大的題目地點。
劉致廣答道:“方丈交代的事項,這段時候我一向都在籌辦,想跟方丈碰一下,看看有冇有不當之處。”
看完公文,問劉致廣:“另有甚麼大事冇有?”
趙然點頭,又點頭:“還是要把困難想足,把籌辦做充分,千萬不能粗心。”
“方丈在君山地區實施的青苗錢軌製,是用君山地區承包的兩萬多畝地步的出息為本,實際上相稱於方丈在用自家的銀子補助農戶。是不是?”
穀陽縣的縉紳和富商們貸不出去“貴錢”,天然不會去處縣衙“借”青苗錢,縣衙的青苗錢便剩了下來,趙然便能夠“借”更多的青苗錢。
到了君山以後,趙然見晚稻的秋收正在井然有序的停止,便不再打攪,又催促老驢趕回無極院。
東方禮也不客氣,談了幾句,看出趙然的確冇有所求,便端茶送客了。
就聽劉致廣道:“我覺得,在君山還好,但如果全縣推行,方丈再從自家口袋補助錢息一事,便大大不當了。一來恐被彆有用心之人指責方丈邀買民氣,二來每年幾千兩的錢息,方丈如何補助得起?就算方丈補助得起,將來如何推行到彆處?彆處又有幾個如方丈這般為民著想、慷慨解囊之人?”
東方明馴良的與趙然拉了幾句家常,問了江騰鶴的近況,趙然都儘量簡練的答覆了。
就聽劉致廣道:“先說慈悲金軌製。我已經和李管事談過了,籌辦分兩步停止。第一步先在君山特彆佈道區展開,這塊地區占全縣三成耕地、四成人丁,因為與君山毗鄰,對慈悲金軌製的體味和接管程度也更高一些。這塊地區籌算推行半年,半年以內,看一看有冇有甚麼困難和縫隙,如果有的話,隨時停止調劑。”
見趙然不太明白,解釋道:“興王就是天子生父。”
趙然點頭:“的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