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秘法(一)[第7頁/共11頁]

一部〈〈品德經〉〉,不但品德並提,並且德篇(44篇)多於道(37篇),充分辯明修德比修道更首要。他誇大地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孔子隻說的更絕:“如果冇有至高的德、至高的道是不會固結的。”進而又說:“有道無德的人,是道中的盜賊”

由此也足以申明悔故懺善法的首要,以及常常敲警鐘的首要。曾參(孔子門生)每天要做三次檢驗,查抄那些是做對的,那些是做錯的。商湯王則在“盤”上寫警句說:“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以求取不竭的革新,洗完汙點。文昌帝君的每日功過格,阿彌陀佛的48願,都是查抄本身鼓勵本身進步的體例。他們的行動原則,值得我們仿照與學習。

(1)無去統統黨派、教派、宗派、幫派、族派等家數,無去拉黨結派的不良民風,打掃流派成見,削平統統山頭,全人類混而為一,臻於大同,同於一家也。

這個標幟圖,實際上是天人通道的佈局圖(因為人天相通之地,故張三豐稱為“通天竅”,《內經》稱呼“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是人身卦象 乾( )坤()兩卦之真中(中醫因之明定為人中穴),它是有與無的衝破口,是兩重六合四個陰陽的中轉站。我院以是采納此圖作為西派的標幟,並定為丹道院的院旗,也恰是表白它並非一教一派所獨占,是各教各派的共性,它合適丹訣的神機密旨,是各教派丹訣的團體精力。它不但內蘊虛無真旨,也是打掃流派成見的意味。故改名無派後,用此標幟旗,尤其得體。

色便是空空即色,有為有處有還無。一毫端處陰陽判,透出天賦無極圖。

德的範圍非常博識,單憑一篇論文是講不完的。他牽及到每小我的細行,本平常餬口中點點滴滴的小題目。以是孔子在講授時,不但因人施教,並從灑掃應對進退等小事小體例小禮節教起,說到灑水掃地……也要教,或許有人以為開打趣。實在做到做好並不輕易,這也牽及到節約節儉題目,公德衛生題目,不是有這麼一些人,洗麵隻洗鼻頭梁,掃地隻掃地中心嗎?有些人對滿地渣滓視而不見,乃至隨地吐痰,亂丟果皮紙屑嗎?古時候的朱熹先生還說:“拂曉即起,灑掃庭遲,要表裡潔淨。關鎖流派,必親身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都是教人從平常餬口做起的典範。不見現在有些青年,早晨玩到大半夜,早上睡到**點,大眾衛生不講,借彆人東西毫不珍惜,乃至不還。有些門生走到教員房間裡,冊本亂翻,抽鬥亂開,弄得亂七八糟,庇股一拍就走等等!等等!真是一言難儘。不提示一下,不補上這一課能行嗎?孔子以是稱得上大賢人,或許就是因他從“極泛博而儘精微,粗細兼顧,麵麵俱到的原因吧!很多事,看起來極微細、極平常。可柔枝從小扳,長大扳不直。而一小我以厥後以是行動卑劣、品德廢弛,就是從平常的這些點點滴滴中堆集起來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