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日子,臨洮君魏忌也該收到本王的手劄了吧?』
“其他的事,待等臨洮君魏忌大人到達汾陰後,本王再做詳談。”趙弘潤笑著欣喜有些衝動的寇正。
不過對此,趙弘潤並不感到驚奇,因為他曉得,前年的時候,韓國的馬隊殺到了這裡,導致浩繁汾陰公眾遭到屠戳,秋收的糧食亦被韓國馬隊哄搶一空,要不是厥後川雒聯盟的馬隊進軍援助河東,搞不好連城池都被突破。
但是這類形式放在汾陰就分歧適了。
聽到『臨洮君魏忌』這個名字,寇正微微一愣,神采有些迷惑。
而究竟上,在臨洮君魏忌帶領船隊迴歸大梁的時候,魏天子實在也已經收到了兒子趙弘潤特地送來的手劄。
實在他現在恨不得飛到汾陰去,但很可惜,作為隴西魏人的一員,他的身份多少是有些敏感,倘若丟下船隊本日前去汾陰,朝中保不定會有人彈劾他欺君,是以,不管如何臨洮君魏忌都得回一趟大梁,劈麵向魏天子覆命,隨後再前去汾陰。
開初,臨洮君魏忌覺得隻是一份平常的手劄,畢竟前一陣子趙弘潤在淇水的時候,當時臨洮君魏忌仍駐紮在宿胥口,二人並冇有機遇會麵,是以,他覺得趙弘潤寫給他這封信,大抵就是問候一下的意義。
恍然大悟之餘,寇正心中亦不免有些衝動。
其實在他看來,他能有幸出任一座民戶達到數百乃至近千戶城池的縣令,這已經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了。
是以,趙弘潤隻是派人探聽了一下北一軍目前的風評,在得知並未呈現甚麼大題目的環境下,便繞過安邑,直接前去了汾陰。
“恰是。”大寺人童憲固然迷惑魏天子為何俄然問起此事,但還是照實稟道。
而寇正也明白這個事理,是以,他在聽到趙弘潤提出軍政分離觀點的時候,心中並無太大的震驚。
很久,魏天子站起家來,站在視窗望著天井。
『汾陰令、蒲阪令、北屈令……那劣子,未曾提及『皮氏令』呐……』
童憲笑而不語。
“這劣子,不回大梁覆命,又單獨去了河東,真是不叫人費心!”
汾陰位於汾水與大河交彙處的大河東岸,境內絕大多數為山前傾斜平原,有部分的丘陵地形,唯有小部分為岩基山區。總得來講,有陣勢平坦、水源充沛、地盤肥饒等諸多長處,非常合適耕作。
在魏忌看來,若他想要今後從秦國手中奪回隴西,就必須仰仗趙弘潤這位肅王殿下,畢竟魏國目前最良好的兵器設備,就是出自這位殿下執掌的冶造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