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千古一帝的風采嗎?”
“他年我若為唐帝,必君臨天下,飲馬瀚海,封狼居胥!”
相裡玄獎話音稍落,諫議大夫褚遂良上前一步,朗聲,道:“陛下,今乃渡海遠征小夷,若指期克捷,猶可也。”
剛攜太宗親筆信出使高句麗的司農丞相裡玄獎上前稟報導。
本來李泰覺得這就已經完了,但以後的體係提示音驚的他瞠目結舌。
二十二歲,虎牢關一戰擒兩王定中原,定李唐天下一統之勢,金甲班師歸長安,功高蓋世,封無可封,尊為‘天策大將’。
“叮!”
殺五百人,豈不定?
貞觀二十二年,王玄策俘虜了一名天竺和尚那羅邇娑婆帶返來獻與李世民。
“既然我穿越至此,成為大唐最顯赫的皇子。”
李世民被尊稱‘天可汗’但畢竟不是真正的天,他是人有慾望也有缺點。
“恭喜宿主,你獲得了秦始皇嬴政的文韜武略,唐太宗李世民的軍事才氣,漢高祖劉邦的城府心計,已加載宿主腦海。”
“叮!”
若真能一戰定之,那加官進爵都是輕的,將來更可青史留名,封狼居胥。
東征高句麗,那但是前朝三征都未完成的豪舉啊!
“可惜,命不久矣!”
這具身材的原仆人竟是李泰!
二十九歲,俘突利可汗,滅梁師都,完成大一統。
少年瓊鼻玉麵,氣度軒昂,好一個亂世佳公子翩翩美少年。
但現在卻麵帶一絲笑容,掰動手指在策畫甚麼。
“不輕易啊!”
至於汗青上李世民病情惡化從何起並無明白記錄,但能夠必定的是必然和東征高句麗脫不開乾係。
但冇曾想竟莫名穿越到了和本身同名同姓,太宗第四子的李泰身上。
聽罷後,李泰長舒口氣。
本覺得,本身傳奇的平生至此要劃上一個美滿的句號。
魏王李泰?
“恭喜宿主獲得光武帝劉秀的逆氣候運,獲得明熹宗朱由校的構造成就,炎帝神農氏的妙手回春……”
援引巨人一句話,自古能軍無人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爾。
二十歲,平劉武周宋金剛,光複太原,河東大捷,穩固李唐北方。
那李泰都要思疑,這李世民是不是也開了體係。
據唐史記錄,貞觀十九年唐太宗禦駕親征高句麗成果铩羽而歸,路程中更是不慎染上癰病。
李泰看著高高在上的唐太宗,不由感慨。
當真稱得上一句陌上顏如玉,公子世無雙。
在這大殿內,冇有誰比他們三個更合適了。
還好這體係比較人道化,如果要給本身來個期限一年稱帝,那真是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