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月,因佑,皇後病體似輕。太宗大喜,遂詔天下,減半年賦糧,以求天佑大唐賢後。又納昭容韋氏之諫,著皇後所居立政殿內供佛像三百,取三百佛子佑大唐賢後之意。
“稚奴,你們三兄弟,都是母後一手所養――咳咳――你們如何,母後比你父皇……還清楚。你大哥承乾,現下是受寵過分……已然不平管束,再不是當年……當年通情達理的好孩子了。兼之脾氣急,遲早……遲早會惹得你父皇大怒。隻不過……隻不過你父皇深愛於他……隻要他不犯下滔天大罪,那這太子之位,倒可安保了……
立政殿內,九歲的晉王李治,牽著年僅三歲的mm晉陽公主李安寧,來看望其母長孫皇後。
“母後……”
“母後……”稚奴這才發覺,本來母親一向在諷刺本身,當下不依,賴著長孫皇後撒起嬌來。
“好孩子……彆哭了……又不是不曉得……母後這平生,最怕見的,就是你哭……來……你來……母後有一物,需得交與你……”
四月,太宗下詔,為求天佑皇後鳳體安康,為求留賢德皇後於人間,故修複天下諸古刹,以求天佑,佛庇。
稚奴年紀小小,卻說出這等話來,竟教長孫又喜又歎,道:“好好,母後的稚奴絕對不能當天子,稚奴必然會是個清閒王爺,會有個互知互愛互敬的好老婆,稚奴必然會疼她入骨,不教她悲傷。對不對?”
稚奴想了半日,才點頭道:“既然僅此一朵花,那也無甚麼可比之物,又何來喜與不喜之說呢?”
“母後……”稚奴看得肉痛,隻是欲泣,卻又因為不忍母後為本身擔憂,而強忍眼淚。
“不教她悲傷算甚麼?稚奴要把這天下最好的東西,她最想要的東西,都給了她,讓她一世歡樂,再不受半點委曲。”稚奴小小壯言,惹得長孫皇後哈哈大笑道:“好好!我兒公然長大了,是該定上一房好婚事啦……”
稚奴含淚,隻得道:“母後放心,稚奴到時,必然拚了性命,也要保住兩位哥哥。”
“好……咳咳!好孩子……”長孫皇後大為欣喜,稚奴倉猝又奉上蔘湯,飲了幾口以後,長孫皇後咳聲方纔平複一些。
故而,稚奴……稚奴,母後要你承諾……承諾的第一件事,便是,不管如何……咳咳,都不成……都不成攪入皇位……皇位之爭……承諾母後……不管你大哥……你四哥多麼疼你……你都……都不成……”
“稚奴……你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