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唐國公李淵府上的二公子李元和,已經是四歲了。
世人又是一陣好笑。
五今後,武帝批閱奏疏的禦案上,呈現了唐國公李昞的請表,言說安州乃軍之重地,為保國安,願長鎮安州,隻憐家中愛妻孱羸,季子初生,請準攜家居安州鎮軍。
公元566年的這個深夜,北周唐國公李昞,在花圃裡整整坐了一夜,一夜無眠。
“哥哥去了南郊,和兒也要去!父親,和兒也要跟哥哥一樣,走去好多好多的處所!”元和賴著父親撒嬌。
建成早就將寶劍交與身邊侍童,然後無法又寵嬖地抱起元和,取出絹帕拭淨了他哭花的小臉,又心疼地問:“你啊……又鬨甚麼?還甚麼不讓大哥結婚……但是要大哥恨你一世麼?真是。”
元和一聽這話,當下便急了,眼圈一紅,泫然欲泣:“不要不要!和兒不要大哥結婚,和兒不要大哥結婚……嗚……”
一邊侍女們忍不住笑聲一片:“果然是,二少爺從小就愛賴著大少爺,這都幾歲了,還是不改。”
“大哥也冇說不陪你啊!你看,方纔練完了劍,不就急著返來找你了?”
表情大好的李淵也正有此意,便乾脆舉高再舉高。看得中間乳孃彭氏心驚肉跳,直叫老爺把穩。
一邊笑,一邊踏入門內,伸手抱起了正在哭鬨的元和,高高舉起,口中呼呼作聲,不時候便哄得元和破涕為笑,隻是嚷著要父親再舉高高。
毗沙門(李建成小字)呈現的一刻,他的目光,就全數被大哥吸引而去了。掙紮著跳下了地,小小元和三兩步衝向毗沙門,撲入那早早伸開的雙臂中:“大哥大哥!”
一個月後,唐國公李昞,將幾個年長的後代留在都城,隻帶了不敷四月的季子李淵和愛妻,前去安州鎮軍。
三年後,小公子李淵隨唐國公夫人回家奔長輩喪事,這才與本身的幾位兄長姐姐,見了麵。不過半年,李淵便又在總管李二的陪護下,分開身材不佳的母親與幾位兄長姐姐,回到安州,本身的父切身邊。
“父親!”建成好氣又好笑,真不知有這麼一個過於寬大的父親,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兩年後,淵身材漸康,唐國公先夫人卻日漸體弱。為求母安康,年僅九歲的李淵上折請聖上收回唐國公之位還與兄長,以免母敬愛幼傷長之過。武帝憐憫,淵之兄長澄更憐幼弟年幼喪父,兼之仁孝愛重,同時上疏要求武帝務必儲存幼弟之國公號。並自陳身材衰弱,實在無福無德擔此恩名。武帝閱疏後,大歎李氏兄弟兄友弟恭,兄慈弟愛之德,人間難尋。加上澄確切身弱,武帝便親書聖旨一道,對李淵多加慰勉,令其秉承國公號,今後好好貢獻母兄姐姐。並更將太原封為唐國公地。且準其全族遷往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