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納福家的大水缸成了黃鱔缸子,連空空的米缸也臨時被用來裝泥鰍,孫納福目測有十來斤黃鱔,七八斤泥鰍,至於巴掌大的鯽魚,鯉魚,之類不好豢養的鱗片魚,也足有十來斤。
“納福來啦,坐下說話。”
“胡村長,我記得咱村有幾輛獨輪車來著,我能借用嗎?”
孫大力的老孃李翠花昨晚也吃過烤蝗蟲,天然是曉得這玩意關頭的時候算的上是口糧,答允了一聲就叫孫納福放心。
“怎地,你要把這些魚雜給胡才吃?他家可不缺糧食。”
這些魚雜確切能吃,不過因為魚籠子的入口不大,以是不成能捕到大的鱗片魚,而這些最大不過筷子長的鱗片魚的內臟想要清理,就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的事情了,以是等他們忙活完的時候,孫大力家裡的鐵鍋裡,魚湯早已沸騰。
或許是孫納福的這句話過分陌生,剛睡醒的兩個小傢夥都有些不敢信賴了,前次睡醒了就吃,應當還是在北方故鄉的時候。
傳聞蝗蟲能磨成粉,建形成吃食,胡才眉頭一鄒,也不曉得在想些甚麼,孫納福又跟他探聽了很多村裡的事情,直到上午的太陽升空,一陣熱氣襲來,孫納福才告彆回家,也恰是通過這段談天,孫納福曉得了很多這個天下本來的孫納福平時不太體貼的事情。
不過明天嘛!收了孫納福點好處,胡才點了點頭道,“偶爾借用能夠,但不能拿歸去當自家的用,這些東西是朝廷在我們搬家過來的時候配發的公產,都是稀有的,破壞不得,如何的,你要拉東西?”
“連魚肉都這麼腥,那些魚雜估計腥的難以下嚥,一會吃完二力去找些蘆葦葉來包了,我拿到村長家去算了。”
“你會捕魚?還要到集市上去賣?看來是捕了很多啊!難怪有魚雜送來我家,不過我們北方人都不善水,前陣子不是有幾個娃,餓極了下河撈魚,淹死了麼,你可得把穩了。”
不一會,孫納福就提著個被蘆葦葉包的像個大粽子的魚雜進了胡才家的籬笆院,而孫大力也聽了孫納福的話,提著柴刀去後山竹林砍竹子。
魚湯是孫大力的老孃煮的,啟事是他家有口大鐵鍋,十來斤白肉魚煮了一半,剩下都被孫納福摸了之前剩下來的一些鹽醃製了,早晨還得吃一餐。
村莊現在有46戶住民,157口人,14歲以上40歲以下的壯丁58人,其他的全數是老弱婦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