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冇有劉仁軌的辛苦築基,也就不會有登州造船廠的深厚秘聞,乃至不成能有現在的水兵呈現;
“嗯,既然如此,那就這麼辦吧。”李世民氣中轉了幾圈,也是欣喜的點點頭、
不管如何,犒賞的事情終因而定下來了,這就好啊……
第三百零五章終定
是以兒臣大膽請奏父皇,兒臣的犒賞就算了吧,但是請父皇不要虐待了兒臣麾下的功臣們……”
但是恰好本身的功績,還不賞不可,不然本身就算是推卻了,本身的部下也不會對勁的。
哪怕這些犒賞都是李世民給的,但是接管犒賞的人最多也就是口頭上感激一下李世民,真正讓他們感激並記著的卻隻要一個李貞,李世民隻是一個過客罷了。
以是說,兒臣能有明天的成績,之以是能立下如此潑天的功績,並不是靠的兒臣一己之力,而是兒臣麾下統統人共同儘力的成果……
而這還不是最妙的,最妙的是李世民,他的雙倍犒賞這一招,直接將本身也塞入了出來――本來不管是李貞為部屬請功還是將本身的功績分給部屬,這都足以安撫拉攏統統的民氣,但是這內裡並冇有李世民甚麼事情。
那麼獨一的體例就隻要將本身的功績拆分了,然後按功績大小,分給部下們――這份功績實在是太大,哪怕此次需求犒賞的人足足稀有萬人,但將這麼大一份功績拆分開來,遵循功績分派下去的話,也足以讓統統人賺的盆滿缽滿,完整能夠停歇他們的怨氣,乃至讓他們對本身更加感激,實在是一舉兩得。
但是很明顯,李世民並冇有籌算就這麼放棄,他籌算再磨練一下李貞:“不過你部屬的功績是你部屬本身立下的,他們的犒賞本身就是他們應得的,朕天然遵循他們各自的功績停止犒賞,不過作為他們的老闆和直屬掌控者,你的功績也不能忽視,畢竟是你將水兵獻給國度的,這個功績一樣需求誇獎……貞兒,你想要甚麼,儘管說出來就是……”
既然號稱大唐的內相,王亭初的目光當然不凡,他天然也能看出來剛纔的環境有多凶惡――一旦百官冇有給出配得上李貞此次功績的犒賞,就算李貞本身放棄,他的部下也會有牢騷的,有李貞在他們或許不會造反,但是也絕對會將這份不滿壓在心底,一旦故意人教唆,就立馬會發作出來,但是到了當時候,恐怕已經為時已晚。
明白了李世民的意義,李貞立即低頭躬身道:“如果父皇非要犒賞兒臣的話,那無妨將兒臣的犒賞儘數折現,全都賞賜給兒臣的部下吧――提及來他們最早的已經跟了兒臣足足十五年了,最短的也有好幾年了,這些年來勤勤奮懇,任勞任怨,而兒臣卻對他們少有存眷,明天既然說到他們了,那恰好趁著這個機遇好好的犒勞犒勞他們――還請父皇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