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是世家,一些大權勢也一樣會動心,恐怕就連號稱清心寡慾的佛弟子怕都不會例外,到時候各大權勢在火線殺的頭破血流,本身卻能夠在前麵穩坐垂釣台,舒舒暢服的當一個漁翁,隻需求在最後清算殘局就夠了。
固然銀礦屬於計謀物質,屬於國度管束物品,除非特彆環境,不然普通不會答應私家開采的。但是……
三號船埠很快戒嚴完成,在李貞的一聲令下,幾千臨時從仆從營中集結出來的仆從開端走上商船,將集裝成箱的礦石漸漸的背下來。
岑文字一聽,感覺大有事理,連連點頭道:“也是,還是殿下想的殷勤,是老臣想多了。”
第三十五章李貞的釣餌
在薛仁貴帶領少年軍剿除了馮蓋以後,李貞就看上了三月山的陣勢,不得不說馮蓋的確是會挑選處所,起首三月山又是喀斯特地貌,全部山腹都是中空的,是一處絕佳的藏兵處。其次三月山這處所間隔越州城並不遠,扼守通往越州城的官道,背後又靠著珠江支流水脈,如此進可攻退可守,陣勢險要易守難攻,可謂是一處絕佳的計謀要地。
當然了,題目不是這個,真正的題目在於――既然船上運的東西很貴重,那為甚麼不將船放在十一號船埠卸貨呢?那邊是水兵的地盤,內裡另有虎帳守著,不管是安然性還是保密性都要遠超越三號船埠,為甚麼李貞不將船隊放到十一號船埠卸貨呢?這也恰是岑文字最迷惑的處所。
《本錢論》上有句話說的好,本錢是險惡的,一有恰當的利潤,本錢就膽小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包管到處被利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潑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踩踏統統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過,乃至冒絞首的傷害。
哪怕明顯曉得李貞用的是陽謀,在誹謗本身的乾係,但是他們該爭搶的時候還是得爭搶――無他,好處太大了,大到足以讓絕大多數人落空明智,哪怕曉得大唐在前麵坐收漁翁之利,也在所不吝。
而銀島上的銀礦,何止是300%的利潤?隻需求投入一點點冶煉設備,便能夠獲得足以敵國的財產,如許的引誘誰能回絕的了?彆說是踩踏人間統統法律了,隻要能獲得銀島,他們連本身的祖宗都能夠賣了。
還好他不曉得李貞的籌算,不然絕對會利用太傅的權力,將李貞給關進王府中去,由他本身措置這件事去――泥煤的敗家子,這麼大的銀礦,你不好好開采,竟然用來做釣餌,太敗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