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國公免禮,”李恪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著,“恪與業詡兄也久未見,不知他身材規複的如何,特向父皇請命過府來瞧瞧。代國公本日要教習李家槍法,不知可否許恪在一旁旁觀?”
“既然蜀王有此興趣,那…也無妨!”李靖翻了下眼睛,一副無法的模樣,固然有些不肯,總不至於拿根大棒把麵前這惡棍王爺趕出府門,李世民不惱羞成怒纔怪!
李靖把剩下的幾招槍法都教給李業詡,讓蘇定芳在一旁旁觀著。
好學乃少年傑出的品性,但這好的品性彷彿與李恪不太沾邊,這恪王爺也太無恥了點,要學彆人的東西還不給人家名份…
――――――――――――――――――――――――――――――――
李業詡、李恪和蘇定芳看著場中間的李靖演示,已是六十高齡的李靖把一杆槍舞的虎虎生威,密不通風,下刺、上抬、橫掃、前攻,招式變更中,一股殺氣劈麵而來。
“業詡兄,我不入代國公門下,但是,我能夠從你這裡學,”李恪一臉壞笑,“隻是說好了,我不拜你為師!”
“李家槍法一共三十六式,分挑、刺、掃、斜刺等,”李靖給蘇定芳講授槍法的根基要點:“講究身法秀如貓,紮槍如鬥虎,槍紮一條線,槍出如射箭,收槍如捺虎,挑槍如刺龍,兩眼要高看,身法要天然,攔、拿、亢、點、崩、挑、撥,各種用法奇妙無窮…”
李恪和蘇定芳聽的津津有味,而李業詡則是似懂非懂,隻聽明白了大抵意義,白話還是太難瞭解了,看來還是要看看李靖詳細的註解了.
“儘忠益時、輕生重節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惰、敗露貪財者,雖親必罰;伏罪輸情、質直敦素者,雖重必舍;遊辭巧飾、虛假狡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讚,惡無纖而不貶,斯乃勵眾勸功之要術…”
“代國公還是喚我一聲恪兒就行了,”李恪撇撇嘴,“不然就見外了,我和業詡都是兄弟相稱!”
這丫的李恪還真有些凶險,抬出李世民的名頭來,這李靖還如何回絕。
李靖手裡拿著一本書卷樣的東西,踱著步,正用他那中氣實足的聲音講著…
“業詡兄,本日我向父皇要求拜入你祖父門放學藝,但是父皇卻冇應允,隻是叫我過來問問你祖父的意義,”李恪一張小白臉有些扭曲,“可你祖父也冇有要教我的設法!”
“老夫此《六軍鏡》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首要記敘將略、治軍、決勝的戰略,中卷闡述鍛練、束伍、佈陣的體例,下卷是兵器、設備、工事的製造與利用。乃老夫半生戰事經曆之總結。凡經戰事,老夫必檢驗此戰之成敗身分,總結此中考慮不周的處所,以待下次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