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誰可當主帥?[第1頁/共4頁]

李業詡還真想不明白,前次已經會商過這個事了,現在吐穀渾再次寇邊,還會有這麼多的朝中重臣站出來反對。

“敵犯我,截留我使者,我們竟然還要與對方講仁義,資以財物,此乃笑談。殊不知,我方的謙讓,會讓敵手感覺我們是軟弱、怕事,仇敵更是會有恃無恐,那些臣服於我大唐的部落,也會趁機惹事,如此危急時候,如何能不戰?”

“陛下,臣覺得,現在我朝糧食充盈,百姓充足,雖有罹難,但南邊糧食歉收,對百姓餬口及朝廷賦稅並無太多影響,即便有戰事,也可支撐。而吐穀渾人的入侵,直接危及我北方邊疆的安然,損我國威,危及我百姓的生命和財物…是以,臣覺得,為了我大唐邊疆的安然,為了我朝百姓不再蒙受吐穀渾人的虜掠,應出兵經驗一下傲慢的吐穀渾人,”房玄齡終究在關頭時候出來發言。

“陛下,臣也願領兵出征,”兵部尚書候君集也頓時跟著要求當此次出征的主帥,接著程咬金、柴紹、多病纏身的秦叔寶都說願領兵出征。

“臣覺得,來年夏天乃最好時候,高原氣候酷寒,此時合適我術兵士作戰,”候君集不假思考地說道。

李世民宣佈朝會會商結束,隻留下一些職員籌議如何用兵,何時用兵。

“此言甚佳,賢侄,吐穀渾的環境,你部體味應當最清楚。朕會細心考慮,起碼要讓一部先期開赴,與段誌玄部彙合,做好反擊的籌辦,你要把比來的吐穀渾環境寫份詳細的陳述交給朕。”

“放你孃的狗屁,”一個非常鹵莽的聲音吼怒著響起來,太極殿都為之一震!

“幾位前輩言要以仁義待之,殊不知,與仁義之人當講仁義,與蠻野之人,何故談仁義,他們殺我百姓,劫掠我財物、女人,如此蠻橫之人,配談仁義?放眼這些年我大唐之邊患,突厥、斛薛、黨項、吐穀渾之患,哪次是與對方講仁義消弭的?哪次不是派兵才安定的??這些不是靠嘴巴講出來的,都是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試想,麵對敵方十數萬虎狼之軍,能憑一張嘴巴大談仁義品德將其退兵?讓其歸附嗎?”李業詡嚥了下口水,潤潤喉嚨,在朝堂上麵對天子和如此多的重臣講,還是有些嚴峻,“現在有這麼多的部落來歸附,恰是將士們打出了軍威,大唐國威鎮天下,胡人懼之,或是情勢所迫,方來歸降…”

朝中的文臣們被程咬金的粗話說的有些憤恨,又是無計可施,對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妖精,冇甚麼人能何如得了,且這話又說在挺在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