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良這時舉起了手,堂上眾將和官員們都停了下來,剛纔的漫罵聲也不見了。
趙子良一拳打在案桌上氣呼呼痛罵:“哥舒翰笨拙!這類時候還內鬥,腦筋被驢踢了麼?冇有大局觀的人,如何能做得統兵大將?的確是誤國誤民!楊國忠也不是甚麼好東西!”
其他將校和官員聽了白孝德的話都紛繁擁戴,大堂之上頓時罵聲一片。趙子良倒是很清楚,現在的局勢遠遠比另一個時空中安史之亂初期的局勢對大唐王朝更加倒黴,安祿山因為有高秀岩和張守瑜這兩員大將,氣力要比本來應有的氣力強很多。隻因高秀岩和張守瑜都多年跟從趙子良身邊,耳目襯著之下,多少學了很多計謀戰術和行軍佈陣之法,郭子儀固然很有軍事才調,卻在戰術對決上還真不是臨陣作戰經曆極其豐富的高秀岩的敵手,是以被反對在靜邊軍寸進不得,還處於優勢戍守狀況,而張守瑜又駐軍在漠北對朔方軍虎視眈眈,這兩人都不是省油的燈,郭子儀手裡隻要一個朔方軍,那裡能敵得太高秀岩和張守瑜這兩員悍將?能穩住北方的局勢就已經很不錯了。
眾將和官員們紛繁抱拳大聲道:“服從!”(未完待續。)
剩下的一萬精兵和一萬部落軍會在前去庭州的行軍途中各個駐地順次插手戰役序列。
趙子良想了想,對鄭三說道:“雄師糧草輜重之事,本帥還是離不開你,此次你就跟從本帥一起出征吧,還是專司後勤輜重之事!”
兩人站了出來,岑參拱手道:“回稟節帥,兩萬精兵已經全數在河對岸的營地集結,彆的兩萬兵馬也已經在火線沿途各個城池和駐地束裝待發,隻等我雄師一到,他們便能夠插手行軍作戰序列!”
鄭三拱手答覆:“回稟節帥,四萬雄師三個月的糧草以及能夠承擔三次大戰的軍器輜重和代價三千萬貫的軍費已經全數籌辦安妥,撤除雄師本來有的戰馬以外,下官還彆的籌辦了兩萬匹戰馬和一千輛馬車備用!我軍多是精銳,即便是步軍也以騎馬行軍趕路,以節帥的統兵才氣,統領四萬雄師到達長安用兩個月充足了,另有一月糧草可用,隻不過今後就需求自行籌措糧草軍器了”。
四月初八上午,趙子良調集北庭軍政大員議事,決定最後的出征和留守安排,由王燦從諜報體係獲得的各種諜報向趙子良和眾軍政大員彙報中原戰局。
王燦說到這裡,對趙子良和其他將校官員抱拳道:“節帥,諸位同僚,這就是目前敵我兩邊的戰局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