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良冷哼一聲:“如何?你感覺本將軍不敢殺你?來人,把礎曷拖出去砍了!”
趙子良看向劉秉焱,問道:“劉大人,你有何話要說?”
高仙芝才方纔在小勃律國大獲全勝,嚇得帕米爾高原西邊山腳下的小國們一個個顫顫顫栗,誰曉得唐朝此次來了一次更狠的,直接派了兩萬雄師過來了,這不是要活活把他門嚇死嗎?
此時吐火羅豪酋林立,底子就冇有中心朝廷,政權不同一,力量分離,這也是他們冇法抵擋大食軍的啟事之一。
就算是太宗和高宗期間,唐朝也向來冇有派兵直接來到吐火羅國,當時吐火羅國還派人去長安朝見,要求內附,因而唐朝派出官員來到吐火羅各國宣讀天子的旨意,在吐火羅各地設立都督府,都督由各地豪酋當任,也就是說,吐火羅隻是名義上是唐朝屬國,唐朝從未派兵過來誇耀武力,而趙子良此次帶領兩萬多雄師過來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這可嚇壞了吐火羅各豪酋們,兩萬多兵馬,這個數字對於吐火羅的豪酋們來講的確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後的幾天,昭武諸國的各國國主前後快馬加鞭趕來了薩末犍城,在王宮麵見了趙子良。
礎曷這時站起來,對趙子良說道:“將軍前麵都說得對,是我和大臣們不想喪失太多兵力,不想讓公眾蒙受生靈塗炭之苦,是以才舉國投降的,大食人不過就是要佈道、要一些糧食和珍稀寶貝,給他們就是。但是如果和他們對抗,那就是舉國滅亡之道!我康國國小力微,底子不是大食國的敵手。小王和大臣們也絕非是將軍所說的貪恐怕死,不敢與大食人作戰!我康國兵士都是不怕死的兵士,將軍如若不信,現在便能夠命令把小王拖下去斬首,小王如果哼一聲就不是我康國子孫!”
趙子良又道:“國主和諸位大人,本將軍諒解了你們,但不代表我朝天子和朝廷也諒解了你們,此次你們投奔了大食軍,拒不接管我朝出兵的要求,天子和朝廷必定勃然大怒,你們最好儘快派人前去長安朝見天子、進獻貢禮、上表向天子和朝廷請罪,如果遲了的話,等天子降罪的聖旨下來,統統就都晚了,你們明白嗎?”
劉秉焱拱手笑道:“將軍言重了,下官隻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將軍此次領兵來康國事一招妙棋,也給了康國和其他昭武諸國極大的震懾!跟著這幾年大食國的權勢向東方擴大,昭武諸國和吐火羅各豪酋垂垂頂不住壓力而投奔疇昔,南邊的身毒此時四分五裂,更加抵擋不了大食人的入侵,傳聞很多身毒處所豪酋都投降了大食國,大食國在東方的權勢擴大太快了,我大唐如果不早做籌辦,隻怕遲早要遭到大食人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