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也是。”李牧笑著把劍收回,佩於腰間,朗聲道:“本日諸位將士立下大功,本侯代天子,論功而行賞,美酒以及備好,羔羊已在架上,待會兒便吃喝起來,明日淩晨,本侯親身送你們回營。”
李牧舉起劍,深吸一口氣,吟道:“三尺龍泉萬卷書,上天生我意何如。不能報國平天下,枉為男兒大丈夫!”
李牧覺得唐朝還冇投名狀這個詞兒,便耐著性子解釋道:“投名狀的意義就是,比方說一小我要落草為寇,他就要殺一個官差,犯了事,才氣獲得匪寇們的信賴――”
“此劍原名七星龍淵劍,乃是上古誠信高潔之神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乾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距今已有千年了。太上皇得此劍,天下義士景從,盟誓儘忠,遂篡奪天下。天子陛下即位以後,因其大孝,避諱太上皇之名,改稱‘龍泉劍’,封為尚方寶劍,持此劍者,皇權特許,代天子而巡守四方,有先斬後奏,生殺予奪之權呐。”
“不是說了麼,讓他們去打吐穀渾啊!”李牧陰笑一聲,道:“我已經查明,那日攻擊我們的人,是吐穀渾的天柱王,其職位,約即是中原的上柱國,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大唐與西突厥大戰一觸即發,這位上柱國便按捺不住,想來刺探動靜,乘機挑起事端。”
“你還要雇傭突厥人去打吐穀渾?”
李牧內心明白,這是推辭之舉,但他不在乎,與承諾張勳的事情比擬,這點莽撞之罪,底子就不算甚麼事兒了。
李牧瞥了蘇定方一眼,蘇定方點點頭,拉著五個活口退了下去,他們得好好的回到吐穀渾,這場戲纔算演了全本兒。
引狼入室?假途滅虢?腦筋進水?
這邊議定,隨即李牧便放澤陂和兩部的使者離營,傍晚時分,三部的六千人馬出山穀,從唐軍大營前倉促掠過,在蘇烈的帶領下,往南尋覓吐穀渾天柱王的大營去了。
泥孰滿臉震驚,趕緊施禮。李牧笑容滿麵地扶起他,持續打量龍泉劍,感慨道:“我獲得此劍以後,深深感遭到了天子陛下對我的殷殷期盼,實在是聖恩昌大,萬死而不能酬謝呀。當時,我便做了一首詩,以表情意,不知大可汗可想聽一聽麼?”
泥孰把龍泉劍還給李牧,道:“公然是寶劍,削鐵如泥,刃不沾血。”
“侯爺這是何意?”
泥孰當然曉得這是尚方寶劍,但還是共同地假裝不知,茫然道:“還請逐鹿侯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