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糧草能支撐多久?”
長孫無忌問道;“陛下,但是產生了甚麼竄改?是關於李牧,還是定襄?”
長孫無忌也是哭笑不得的模樣,唸叨:“臣,外務府錦衣衛同知王普,賀陛下開疆之喜。錦衣衛批示使李重義,帶領五百錦衣衛,已攻破林邑國都城占城,林邑國已儘入大唐版圖矣,事情顛末臣已論述於奏章之末。統統全賴逐鹿侯之錦囊,逐鹿侯運籌帷幄當中,決勝於千裡以外,實乃是千年未有之——”長孫無忌唸到這裡停了下來,道:“前麵半篇都是恭維阿諛之詞了,我就不唸了。王侍中,王普是你的兄弟吧,這件事你可曉得?”
魏征沉默了一會兒,道:“除了錦囊以外,臣感覺都可托。”
長孫無忌讀道:“臣李重義頓首,分開長安之際,臣獲得兄長所贈之錦囊,言,到達真臘纔可翻開……”
“陛下!”
“諸公稍待!”李世民叫住了世人,伸手接過信,扯開,看了一眼,眉頭皺了起來。
魏征急道:“陛下,到底是甚麼事?”
“快!”
“我們有糧草麼?”
聽李世民有放棄林邑的意義,王珪坐不住了,出聲道:“陛下,請聽老臣一言,逐鹿侯花了這麼大的力量,必定不是打趣的,固然老臣也不知林邑與真臘到底有何用處,但想必逐鹿侯是有安排的,如果陛下放棄了林邑與真臘,再想拿返來,可就師出知名了,並且錦衣衛支出的鮮血,也都白搭了。”
“這奏摺中提到,在攻滅林邑的第二天,李重義就帶著稻種和十名錦衣衛返程了。他們輕裝簡行,快馬奔馳,有個一個半月就差未幾能到長安,算算日子,就在這個月尾了。陛下讓他在林邑坐鎮,恐怕是不能了。”
王珪懵道:“我如何得知?逐鹿侯隻是說讓我兄弟建功立業去,至於做甚麼,你感覺他會奉告我?”
李世民正色道:“社稷存亡之際,朕有一些話,想說與諸公聽。”
世人麵麵相覷,那裡還不懂李世民的心機,正要施禮辭職,俄然一個小寺人跑了出去,手裡還拿著一封注瞭然‘頓時飛遞’字樣的信:“報,八百裡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