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兩隻狐狸[第1頁/共4頁]

“謝大將軍開恩!”阿史那思摩再度跪伏在地。

李世績微微的點了點頭。

李世績疑問道:“難不成薛將軍真的覺得頡利這是誠懇投降不成?哼,現在他們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罷了。遵循他們的習性,本日我們就如許放了他們,任由他們所謂的乞降。要未幾久,必然會再度與我大唐為敵。”

李靖不在此處,雄師中便以羅士信、李世績職位為尊。羅士信、李世績論及官職,羅士信又略微高李世績一籌,也就齊聚羅士信營帳參議。

羅士信、李世績、薛萬徹互望了一眼,均感覺訝異。

“我頡利是突厥的罪人……”頡利忍不住長歎了口氣,略微規複了點點精力,叫趙德言備上紙筆,親身謄寫乞降信。

薛萬徹道:“大總管分開之前,特地留下將令,困住頡利以後,以兩位總管大人的戰術打法為先,聽二位的定見。”

聽出了他話中的意義,羅士信不動聲色的道:“若非你們突厥欺人太過,比年南下,毀我故裡殺我百姓。又豈會有本日。快說吧,這決鬥期近。你來此處有甚麼目標?”

羅士信做了一個噓聲的手勢,然後對著薛萬徹搖了搖手,讓他回到位子上。

薛萬徹不是笨拙之輩,也明白了羅士信的意義。

漢武帝動匈漢大戰,通過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將匈奴趕離草原漠北,令匈奴臨時有力南下,但是不過十數年,匈奴再度襲來,給漢朝形成了必然的風險,當時漢朝已無衛青、霍去病,又因比年交戰氣力大損。有陳湯之勝,亦有李陵、李廣利之敗,麵對匈奴當然是勝多敗少,畢竟難以再度獲得昔年光輝。

他父親隻是割草,而他倒是帶領全部突厥投降內附……

沉默了半晌,羅士信方纔道:“將他領出去發言。”

**********

磨磨蹭蹭的謄寫感念,近乎千字的降謄寫好,吹乾墨跡,以阿史那思摩為使者,出使大唐。

李世績在長安曾經與阿史那思摩有過一麵之緣。相互有太長久的扳談。

有前車之鑒,羅士信、李世績又豈會因為頡利的一句投降就放過他們,寬恕他們的罪過?

薛萬徹這時站出來道:“既然突厥已經決定降了,末將這就回營,將好動靜傳下去,讓兄弟們歡暢歡暢。”

趙德言勸道:“汗王有兵纔有但願,現在還是死死跟從汗王的三萬兵卒滿是突厥最後的但願。隻要有他們在,汗王就不怕冇有東山複興的機遇。隻是……”說道這裡,他長歎了口氣道:“我今後不能奉養汗王了,汗王如果東山複興,莫要健忘曾經有一箇中原人,也曾嘔心瀝血的為汗王的崛起而進獻力量,隻可惜誌大才疏,有力迴天。”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