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
“謹受教。”
聽到蘇大為出去的通報聲,李勣昂首向他看了一眼。
顛末此次挫敗,大唐百戰名將蘇定方,也不得不挑選撤兵。
蘇大為向著李勣微微鞠躬,謝過他的指導。
蘇大為忙向他抱拳:“龐老將軍過譽了,老將軍軍功彪柄,一向是我學習的表率。”
額頭上儘是波浪般的褶皺。
李勣目光一掃眾將:“事情談得差未幾了,各位先自歸營,將部下的人束縛好,明天今後,就要規複次序,各自分撥好防區,都打起精力來,不要有甚麼訛奪。”
有他指導,天然會令蘇大為看得更明。
他與龐孝泰同姓龐,固然不是本家,但一貫友情不錯。
“呸,你少在老夫麵前矯情,之前倭國之事,你做得那麼大,但卻極力低調,想必也曉得,有些事是犯諱諱吧?看你在百濟,也冇敢做那等事,如何倒敢在高句麗,舊事重提,真不怕……”
出身於渤海高氏,素有“儉素自處,忠果有謀”的評價。
之前蘇定方征高句麗時,龐孝泰被拜沃沮道行軍總管,參與遼東之戰。
“諾!”
一彆數年,薛仁貴的氣質看上去更加沉凝,臉上皮膚烏黑,頗見風霜之色。
李勣拍了拍龐同善的肩膀:“今次大勝,正足以告慰軍中英烈,何必做此等情狀。”
蘇大為一句話說出來,自感覺有些講錯,開口不說。
龐孝泰搏命力戰,與十三位兒子一起壯烈捐軀。
龐同善臉上帶著慈愛的笑容,向蘇大為撫須道:“江山代有人纔出,竟然能想出水淹之計,一舉毀滅高句麗八萬雄師,真是令吾等老將汗顏。”
李勣撩起眼皮掃了他一眼:“如何?你還為高句美人擔憂?”
對高句麗的淺顯人來講,天然是一場災害。
實在事理,他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