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昭想也不想:“準!”
如許的成果還算是好的,趙匡胤黃袍加身不過是十多年前的事,如果有人有樣學樣,趁機自主為帝,統帥東京守軍與趙德昭開戰。這前有叛軍後有契丹雄師,趙德昭那可就凶多吉少了!
諸位大臣又是紛繁低聲群情起來,謝慕華也低著頭,緩緩挪動腳步往班列裡走去。去遼國出使?那是把腦袋彆在褲腰帶上乾的活。雖說兩邦交兵不斬來使,但是汗青上真正做到的並不是很多,反倒是很多君主喜好把那些使臣給烹了,剮了……謝慕華可冇那麼傻,去遼國?誰愛去誰去!
“誰?”
如果遼國人立趙廷美為宋帝,起碼從名義上來講,趙廷美是比趙德昭更有資格成為天子。遼國人也能夠節製著這個傀儡天子,名正言順的討伐宋國,勾惹民氣!
他說的也對,眼下再和遼國人持續作戰已經冇有任何意義,以現在的士氣和軍隊的頹廢程度,底子不成能攻打幽州。倒不如先回東京,穩定局麵再說。
呼延讚大步走了出來。
謝慕華不由望向呼延讚,這老將兵戈冇得說,此次選人冇想到也是極有目光。呂端的才調不必說了,厥後的宰相之才。最首要的是呂端此人對遼國局勢瞭如指掌,又是一向跟從趙廷美的人,選他去,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呂端倉猝跑了出來:“皇上,微臣官職寒微,才疏學淺,如果微臣出使,豈不是讓遼國人笑我大宋無人?請皇上另選賢達!”
呂端大步走出班列,朗聲道:“微臣覺得,現在之計,皇被騙詔告天下,幽州一戰,先帝駕崩,齊王被俘。國不成一日無君,皇上為萬民計,依太祖天子金匱之盟,即位為帝。如此一來,名正言順,就算遼人想操縱齊王做甚麼文章,也無處動手!”
齊王便是趙廷美,趙德昭不說皇叔,卻說齊王。固然隻是個稱呼,但是諸位大臣都聽得出來,齊王罷了,如果然的礙了大宋朝的國運,一個王爺嘛,不如就就義吧!
諸位大臣分頭行事,謝慕華卻被趙德昭留了下來。
呼延讚大聲道:“臣保舉開封府推官呂端出使遼國。”
趙德昭悠悠的歎了口氣,陳從信這一走,隻怕大宋朝就要腥風血雨了!
趙德昭歎了口氣:“遼國那邊聽了諸位卿家的言語,朕還不算擔憂,但是東京……那陳從信如果逃回東京,如何是好?”
趙德昭這一說話,曹彬就不好說甚麼了。
這一看,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站出來發言的竟然是一向在趙廷美身邊行走的、戔戔從六品開封府推官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