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欽二帝及後妃、宗室俘虜北去,當時宋朝遠親宗室中隻要在河北構造兵馬的康王趙構和哲宗的廢後孟氏倖免於難。靖康二年蒲月,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是為宋高宗。汗青上把高宗即位後的宋朝稱為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都城厥後定在臨安(即杭州)。
三年,彈壓吉、虔(今吉安、贛州)二州農夫叛逆兵。偽齊軍攻占襄陽(今屬湖北襄樊)、鄧州(今屬河南)後,他建策光複襄陽等六郡,進圖中原,被宋廷采取。
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初八日,金兀朮率部在郾城與嶽家軍對陣,嶽飛令其子嶽雲率輕騎攻入敵陣,來往衝殺。金軍出動重鎧馬隊“鐵浮圖”作正麵打擊,另以馬隊為擺佈翼,號稱“柺子馬”共同作戰。嶽飛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迎戰,並派步兵持麻紮刀、大斧等,上砍敵兵,下砍馬足,殺傷大量金兵,使其重馬隊不能闡揚所長。嶽家軍中的勇將楊再興,突入敵陣,籌算活捉金兀朮,殺金兵數百人。兩邊從下午苦戰到入夜,金軍大敗。郾城之戰是宋金兩邊精銳軍隊之間的一次大決鬥,宋軍以少勝多,給金軍以沉重打擊。接著嶽家軍又在潁昌府打得金兀朮狼狽逃竄,並一向追擊到距汴京僅四十五裡之遙的朱仙鎮。這時黃河南北很多對峙鬥爭的義兵,都打著嶽家軍的燈號呼應嶽飛的北伐,其他各路宋兵也轉入部分反擊。抗金鬥爭閃現一派興旺生長的大好情勢,方是時,嶽飛喜極,對其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金軍驚呼“撼山易,撼嶽家軍難”,金兀朮曾籌辦撤分開封,到河北以避嶽家軍的兵鋒。
10、抗金功勞
五年,授鎮寧、崇信軍節度使,神武後軍都統製,受命彈壓洞庭湖地區楊麼叛逆兵。
嶽飛也和張俊、劉光世、韓世忠並稱為“南宋複興四將”。
二年,擊破盜匪曹成軍,屯戍江州(今江西九江)。
1128年1月(建炎元年十仲春),在汜水關一帶擊敗金軍,被宗澤升為統領,不久又晉升為統製。建炎二年事末,返回開封。
建炎三年(1129年)仲春金軍奔襲揚州,宋高宗倉促出逃,經鎮江府到杭州。玄月金兵渡江南侵,趙構又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隨後又逃至明州(今寧波),並自明州到定海,流落海上,直到建炎四年夏,金軍撤離江南後,他才又回光臨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