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稱呼:韓世忠

韓世忠死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同年十月葬在姑蘇靈岩山麓。當時,他並冇有被封為"蘄王",墓前也冇有墓碑。因為當時秦檜還在,極力禁止高宗"車駕臨奠",喪事簡樸,營墓也不成能浪費。直到葬後26年,即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宋孝宗才追封韓世忠為蘄王,併爲他立碑,論述韓世忠抗金功勞,用字萬餘,成為一篇最長的記念文章。

前殿的西側立有一座牌坊。其橫額分高低兩段,上段寫著"宋韓蘄王故裡",下段寫著"複興佐命",橫額兩麵不異。廟正麵的石柱子上,刻有一副春聯,上聯是"規複中原誌同諸葛",下聯是"再扶宋室功邁汾陽"。在這裡,把韓世忠比作三國期間六出祁山的諸葛亮和唐朝安定安史之亂的汾陽王郭子儀。石柱後背也刻有春聯一副,上聯是"東南半壁仗孤撐,至今江水滾滾如聞鼙鼓",下聯是"西北一天祟血食,撫此山川鬱鬱隱護風雷"。這座牌坊,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聯語為綏德知州淩樹祟所書。

蘄王廟東側的山崖之上,還留有清道光年間綏德州知州江士鬆題寫的"福祿壽"等石刻。

1)初顯將才

6、家屬成員

夫人梁氏(梁紅玉):"嘗於軍中助王督兵,屢建奇功,誥封一品賢德夫人"。

鏖戰黃天蕩時,如何故少勝多,頗讓韓世忠操心。一天有人送糕到軍中,此糕兩端大,中間細,梁氏感到事有蹊蹺,遂掰開此糕,發明內夾紙條,上書"敵營如定榫,頭大細腰身;當中一斬斷,兩端不成形。"梁氏曉得這是高人在暗獻破敵之計,便壓服韓世忠傳令連夜出兵,直衝敵營中部,攔腰截之,公然大獲全勝。官方至今稱那塊兩端大、中間細的糕為"定勝糕"。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