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華手一抖,隻當李嘉是燕國朝中的人,嫣紅的唇瓣挖苦地彎起:“本來是幫權禹當說客的。權相好大的本領,連本宮這點舊事也能挖得出來。可惜權禹太看得起康華了,康華隻是一介不幸孀婦,藩鎮與朝廷的事哪有插手之地。”
在汴梁做友愛拜候的李嘉瞅準機會,趕著某個不大不小的節日,獻上一篇聲情並茂、辭藻富麗的長賦,對燕帝的寬仁厚德極儘恭維拍馬之事,直把燕帝誇得賢比上古堯舜,德追秦皇漢祖。並由樂坊中人譜成曲章,在坊間廣為傳播。
康華嘲笑:“讓本宮給你做細作,你好大的膽量!”
康華公主握著木簪怔怔地看著他,在坐回椅中時她的臉上已尋不到方纔一絲的失態,指腹幾次磨著腕上的佛珠,很久她問道:“你用此簪來見本宮,究竟所為何事?”
隆冬將近前,燕國與蜀國的和談也到了序幕。蜀國國主親筆寫了國書給燕帝,深切檢驗了本身不自量力的挑釁行動,對這一笨拙行動表示龐大的悔怨,向給形成龐大傷害的燕國群眾致以深切的歉意。然後,老端方,割地、賠款……
蕭和權冇返來前,燕帝已賜了他將軍府一座,良田千畝。有宅有地,確切就缺個主事的女仆人了。
“你甚麼意義?”
康華仍在細細咀嚼著李嘉的話,李嘉來得的太莫名,從話裡看她似是替天子精打細算,但如果如此為何天子不直接與她說道。不過,康華與她這個皇兄並非一母所生,而當今太後對她芥蒂頗深,如此一想,天子拉不下這麵子托李嘉來也情有可原。真正讓康華能信賴李嘉的,是她手裡的簪子……
燕國的事李嘉並不籌算多摻合出來,康華那點到為止,至於她挑選如何去做那便是她的事了。不過李嘉信賴,哪怕嫁去成德鎮,康華始終會幫護著燕帝的,畢竟她姓的是柴。有柴氏當政一天,就有她這康華公主一天。何況康華本就是個懷舊的人,不然也不會為了一根負心人所贈的木簪便見了她這個素不瞭解的陌生人。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啦~~~~~~~~~~
武一在外等得久了必會去找蕭名鼎,李嘉在這不能多待,話說到了她拍拍袖子便告彆了。
李嘉冇出來前,武一正蹲在大樹下寫每日一例的小陳述。他家將軍叮嚀了,每天都要把李嘉早中晚的身材狀況、表情狀況、吃了啥做了啥,有冇有被哪個不三不四的小妖精占了便宜等等詳細地記錄下來,然後打包寄到火線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