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京報寧報之間展開的這場大辯論,幾人皆是心知肚明,這是貞武一手把持的,不過,幾人皆有些揣摩不透,貞武為何要如此行事?

聽的張於良出價如此利落,楊帆不由猜疑的看了他一眼,這老頭子甚麼時候如此風雅了?他家能有多少地?連百傾都不到,何故會巴巴的掏錢來求自個?

“朕日日騎乘趕路,皆在百裡之上,風吹日曬,斑點自是不免。”貞武微淺笑道。

現在科考本就日趨艱钜,科舉入仕更是難上加難,再拔除士紳的免除賦稅的特權,讀書另有甚麼用?固然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目前還隻是在山西試行,但攤丁入畝之前也隻是在廣東試行,不太短短兩年就在江南推行開來,他們豈能不擔憂?

胤祥倒是接著道:“皇上,臣癡頑,寧報亦是朝廷在江南的言論機構,何故不正麵指導,卻反其道而行之?”

就在世人暗自思忖之時,閒適了兩個月的總管大寺人包福全神采奕奕的走了出來,掃了世人一眼,他便氣定神閒的揚聲道:“皇上有旨,宣諸位大人覲見。”

廉親王胤禩忙領著世人魚貫而入,進了大殿,幾人便跪下道:“臣胤禩等恭請皇上聖安。”

不待京報做出反擊,二今後一早,寧報接著又刊載出‘論山西新政之弊端’一文,文中指出山西全省正在試行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這一來不啻因而火上加油,全部江南都為之顫動,各地驛站便非常繁忙起來,通報寧報的快馬快船穿越不竭,京報寧報都是以六百裡加急的速率在京、寧之間通報。

“寧報現在已是今非昔比,上趕著宴客的不知凡幾,現在一桌上好的席麵亦要數十兩。”楊帆說著,便毫不客氣的伸出一個巴掌頭,道:“五十兩,見報二百兩,侄兒這但是拚著出息不要為父執博一次。”

向來朝廷的決策皆是不容置疑,象推行攤丁入畝這類新政更是容不得半點貳言。寧報竟然敢公開刊載質疑攤丁入畝弊端的文章,一個個天然是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京報會如何駁斥。同時也都想看看寧報究竟能夠走多遠,看看此次辯論將會如何結束,當然,大師更想曉得的是朝廷忍耐的底線是甚麼。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