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的這話,幾人皆是無語,八旗兵將的出錯是有目共睹之事,誰內心都清楚,八旗將士早已不堪利用。早在平三藩之亂時,已是敗象初露,康熙也恰是看到這一點,才慢慢完美綠營的兵製,綠營的兵額就是在康熙二十五年終究定下來的,跟著水兵和禁衛新軍的強大,八旗已經邊沿化了。
鑒於綠營兵丁生存艱钜,糧餉與八旗同例,此事,兵部、戶部、禮部、吏部會同上書房參議,儘快擬個條陳上來。”
“天然要妥當安設。”貞武微微一笑道:“此事,著兵部賣力,從八旗抽調二成精銳轉為禁衛新軍後備,一應報酬與禁衛新軍同例,一年後考覈,不何格者,退回八旗。綠營,先裁撤本地幾大海軍,遴選精銳覺得水兵後備。一樣是一年為期,考覈分歧格者,斥革。
胤禟遊移著道:“皇上,大清立國以來,便是以八旗為尊,入關以後,亦是首崇滿洲,七十餘年來,已是根深蒂固,冒然將綠營、八旗糧餉同例,八旗將士情何故堪?會否軍心不穩?”
“此事臨時不說。”貞武掃了幾人一眼。沉聲道:“入關才七十餘年,八旗兵丁現在還可否為我大清守疆禦土?”
胤祥當即便皺著眉頭道:“皇上,八旗、綠營減少二成,足有十五萬之多,這些人的生存若無妥當安設,極易形成處所動亂。”
胤禩倒是暗自心驚,老十四行事可真是一環扣一環,誰能想到他拋出水兵撫卹的背後竟然藏著這等背工,如果有王公勳貴或是大臣冒然跳出來反對,必定會落得四周不奉迎,乃至是千夫所指的了局,想到這裡,他不由悄悄提示本身,今後凡事要三思而後行。
幾人聽的皆是長鬆一口氣,貞武既然毫無侵害皇族宗親,王公勳貴權益的意義,那便萬事大吉,隨便他如何折騰都好,何況他說的也不錯,皇族宗親,王公勳貴與大清乃是相互依存,大清越強大,他們也就更加的繁華尊榮。
貞武點了點頭,道:“朕非是不懷舊情之主,八旗後輩即使不肖,朕亦斷不會不給機遇,消弭滿漢畛域,融會各族,非是一日之功,朕豈會貪功冒進?綠營、八旗同餉,不過是嘗試罷了。
對於誌願退伍者以及被斥革之老弱病殘,打消其兵籍。士卒每人賠償一百兩,官員遞增,今後,三年一次停止考覈,八旗、綠營之分歧格者,按例斥革,優良者。調入禁衛新軍、水兵。
一聽連八旗亦要減少二成,幾人不由一驚,綠營減少二成也就算了,八旗也減少二成,隻怕會捅出大漏子來,不過轉念一想,現在八旗兵權已全數掌控在貞武之手,各旗的王公勳貴對此反應應當不會太大,說不定還會鼓掌喝采,他們現在正愁招攬不到充足的人手前去美洲的封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