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鵬翻開口,嵩祝不由轉過身來,道:“還請運青指導。”
張鵬翻對於貞武的脾氣和心機都有所體味,沉默半晌,見幾人都不開口,他便沉吟著道:“朝廷大力清理清算倉場營私舞弊,乃是反腐倡廉,此乃大得民氣之舉,何懼公開?至於說虧空太大,民氣慌恐,倒也不必過慮。
京、通糧倉所儲麥糧總計在八百萬石擺佈,即便虧空一百萬石,也另有七百萬石,賑災平祟皆綽綽不足,另則,天津已經開港,運河也已解凍,江南的曹糧,南洋的賑災之糧隨後便可運抵京師,出不了亂子。
水次倉乃運河沿岸的轉運堆棧,儲糧數額並不大,但糧食收支頻繁,營私舞弊的環境能夠更加嚴峻,嵩大人最好再帶些帳房先生前去。”
聽的寺人宣世人進殿,早就等的不沉悶的一眾王公大臣皆是精力一振,立即主動按官階排好隊順次而入,進殿施禮叩拜畢,貞武才調巴巴的道:“諸臣工平身。”
聽的這話,滿殿王公大臣皆是一楞,這是唱的哪一齣?辭職脫罪?有那麼輕易嗎?一眾文武大臣立時都打起了十二分精力,靜聽貞武如何措置。而下五旗的另四個旗的旗主王公內心卻都是一驚,鑲紅旗是甚麼意義?將蒙古都統之位拱手相送?
胤禩不由悄悄喝采,這一招妙,讓他們上摺子請罪辭職,這既是給其他幾旗一個考慮的機遇,也給一眾王公大臣儲存了麵子。
貞武內心暗自歡暢,臉上卻神情如常,略微矜持一番,便一一允準。
乾清宮正殿,貞武端坐在龍椅上神情寂然的聽著各部院主官的彙報,京報刊載了貞武躅免北方罹難各省一年的正賦賦稅,又建議輸捐賑災,開建以工代賑工程,跟著京報的送達,各省、府、州、縣的主官那裡還敢張望,紛繁譴人以八百裡加急的速率上報各地災情,各部隨之也繁忙起來,事件繁多混亂,足足一個多時候,例行聽政纔算結束。
皇上久在江南,洞悉處所弊端,此舉可謂聖慮深遠,以皇上一慣的氣勢,顛末此番完整清理清算以後,亦能夠對糧倉的辦理軌製有所改革,以是水次七倉必須跟京、通倉場一樣,完整清查,不能留下後患。
出了乾清宮,王倓一起走一起悄悄揣摩。倉場營私舞弊案可謂是驚天大案,貪侵米糧數額之大,連累官員之廣,有清以來實屬罕見,何故貞武一邊命令大張旗鼓的嚴查,又一邊讓將調查成果泄漏出去?如此大案鼓吹出去,朝廷顏麵何存?再說,現在水災初顯,如此大的虧空傳出去,百姓會不會是以而發急,會否激發新一輪的搶糧風潮?越想,他越覺的事關嚴峻,躊躇再三,乾脆掉頭去了上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