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體例不錯,火藥、新式槍炮鍛造、優良鋼鐵冶煉這些作坊都是兵工,把握在旗人手上,亦是天經地義,誰敢站出來反對?方苞不由淺笑道:“太子爺真可謂是一步三計,如此一來,不但處理了旗人生存,並且也為朝廷培養了大量的諳練槍械工匠,更加八旗軌製改革奠定了根本,實乃一石三鳥。
康熙倒是早瞥見這邊的動靜,見李德全返來,便愣住了腳步,道:“何事?”
聽聞是老十三在外候見,康熙也是一喜,仰臉看了看日頭,便道:“將椅子就擺在這樹蔭下,宣他出去。”
小湯山行宮,康熙按例對峙在兩名寺人攙扶下行走,比來,他規複的不錯,固然還需人攙扶,但行走已經不很吃力了,為此,他增加了行走的次數,改成一日兩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見他一身風塵,康熙含笑道:“賜座,賞茶。”
見胤祥體味的不深,胤禎也懶得解釋,水兵重在培養將領是為今後敏捷擴兵做籌辦的,不範圍於水兵,這些將領稍一轉換,陸軍一樣能夠勝任,微微沉吟,他才低頭翻看了動手上的信函,第一封便是《江戶條約》的副本和附約。
“這法自子是好。”方苞微皺著眉頭道:“不過,如何才氣指導旗人出來做事,而又不致引發一眾王公大臣的反對?”
李德全也看了看日頭,暗忖這主子一身的汗,坐在樹蔭下,著涼了可不是小事情,不過,見康熙在興頭上,他也不敢開口相勸,忙表示幾個寺人宮女將桌椅擺在靠近太陽光的處所,待康熙坐定了,這纔回身急步趕到院子門道:“宣十三爺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