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那爾金帶領戎頓時城,綽爾濟才轉返來對胤礽道:“太子爺先行出城,主子策應了這部分兵馬,隨後趕來。”

不過,他算是綁在太子身上了,成也罷,敗也罷,總之是再無轉頭的能夠了,目睹太子一行,軍容嚴整,綽爾濟不由暗自歎服,太子也算是文武全才,隻是時運不濟,他忙迎上前見禮,而後安閒稟報導:“稟皇太子,各營集結於此的人馬總計三千二百餘人,另有一千在箭樓外保護吊橋。”

一見太子到來,正在調集整束兵馬的領侍衛內大臣綽爾濟不由長鬆了一口氣,阜成門竟然不到一個時候就被攻破,讓他又驚又怒,更多的倒是惶恐,太子現在已是民氣儘失,即使逃出都城,又能如何?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難不成還能偏安一隅?

胤禎點了點頭,見馬高鳴已經湊了上來,便不再作聲,馬高鳴一近身,便滾落馬下,大禮參拜道:“主子馬高鳴給十四爺存候。”

馬高鳴內心轟然一響,立時就跪了下來,細心看了看,筆跡清宛挺拔,結體錯落有致,確是康熙禦筆,身為火器營掌印大臣,他對康熙的字極其熟諳,毫不成能認錯,他忙正了正衣冠,寂然三叩首,而後雙手高舉償還信封,大聲道:“主子尊旨,統統服從十四爺調劑。”

一見胤礽不見怪他,馮長貴不由大喜,立時便叩首道:“謝太子不殺之恩。”

見馮長貴一身狼狽,臉也抹成了個大花臉,胤礽也不忍再怒斥他,更何況他還帶回了一千餘人,當下便沉聲道:“水兵火器鋒利,此戰非你之罪,起來,整束好兵馬。”

待追到安寧門大街,見到另有零散兵丁自南而來,都是衝著安寧門而去,鄂倫岱頓時一個激靈,太子要逃!並且集結地點就是安寧門。他頓時就派傳令兵歸去通報八阿哥,而後號令軍隊放慢速率,以免遭受伏擊,太子兵馬既然是在安寧門集結,人數定然很多,他若魯莽衝上去,絕對冇好果子吃。

“十四爺的大隊人馬到了。”參領關遠山指著西邊欣喜的說道:“這下可好了。”

步虎帳的馬隊?胤礽眉頭一皺,莫非老十四算準了他欲從安寧門撤離?正欲命令當即撤離,倒是聽聞一陣龐雜短促的馬蹄聲模糊傳來,綽爾濟忙道:“太子爺快上馬出城,主子率人斷後。”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