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江南科考案(四)[第1頁/共3頁]

第166章江南科考案(四)

二人見麵見禮酬酢幾句以後,張鵬翮就直接問道:“江南科考案的景象,王爺身在江南,其中啟事自是比下官更加瞭然,不知王爺是何觀點?”

此番進京,他是深感凶多吉少,十四爺固然自傲滿滿,言辭鑿鑿的說康熙刻薄仁愛,會有恩旨,可他忘了,恰是康熙親身將《南山集》一案定為大逆案的,自古帝王皆是金口玉言,康熙更是可謂千古一帝,他會做出自食其言的事?

不過兩天,胤禎一行就趕到了揚州,奉旨到揚州會審江南科考案的兩江總督噶禮、江蘇巡撫張伯行、安徽巡撫梁世勳三人已是早到了揚州,聞知胤禎悶聲不響的到了揚州,並且直接住進了揚州城,三人都是一樣的疑『惑』,看邸報,皇上是著十四爺回京述職,他怎得在揚州住下不走了?

有了江南士林的推戴,非論是強大十四黨還是今後爭奪大寶,都是好處多多,更何況他的遠洋艦隊的首要基地上海也在江南,非論是從政治、軍事、經濟哪個角度解纜,他都必須博得江南縉紳、士林推戴。

正在深思,內裡卻傳來了拍門聲,方苞起家開門,一親衛含笑道:“方先生,王爺有請。”

胤禎微微點了下頭,才道:“此科江南鄉試,鹽商钜富、達官朱紫的後輩上榜人數有四十餘人,引發民憤極大,這第一步,就是把這些人調集起來停止複試,一來能夠看出究竟有多少人弄虛作假,為今後審案『摸』清秘聞,二來也能夠堵住江南百姓悠悠之口。

方苞沉『吟』了半晌才道:“國族入關,前明已滅,中原實為無主之地,國族入關之初打得標語是‘為明剿寇’,聖上親政以後亦親身祭拜明孝陵,此時二者,實則都是安撫民氣,爭奪民氣。但在措置朱三太子一事上,世祖爺『操』之過急,留下了無窮的後患和無儘的把柄,《南山集》觸怒聖上的應當就是這一點。”

對這個題目,方苞在入獄以後亦是冥思苦想了幾天,方纔揣摩出究竟是那邊觸逆了康熙,現在聽的胤禎相問,他不由意味深長的看了胤禎一眼,才道:“王爺是想聽實話?”

對於江南科考案,胤禎通過曹家的諜報網彙集了大量的資訊,做了大量的闡發,心中早有詳細的計劃,賴在揚州不走,就衝這江南科考案而來,這起案子不但在康熙朝,在全部清朝,都是影響龐大,並且遲延日久,此中又異化了江南督撫互參案,更是幾乎捲進《南山集》案,並且張鵬翮因為此案也名聲大損,弄得灰頭土臉的回京。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