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張老闆倉猝左顧右盼,低聲道:“莫談國事,莫議皇上啊,謹慎隔牆有耳,被親軍都尉府的探子聞聲了,那就――”

“鄉裡鄉親的,相互幫手是應當的,姚大夫莫要客氣。”

姚妙儀拜訪的老鄉是做綢緞買賣的張老闆。和很多老鄉被迫搬家的分歧,張老闆是在洪武元年定都時就主動舉家搬到了南都城,他是個審時度勢、目光獨到的買賣人,認準了朱元璋會坐穩江山,南京將來前程不成限量。

張老闆一陣唏噓,和姚妙儀回想姑蘇城的崑曲梨園,很有些“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味道,漸漸拉近了乾係,姚妙儀說道:“……古往今來皆是如此,楚王好細腰,群臣每日隻吃一頓飯,吸一口氣才繫上腰帶,餓得扶牆而行――”

織錦二坊的店鋪和小院就是張老闆拜托了信賴的經紀中人幫手購置的。姚妙儀約了張老闆在姑蘇會館喝茶,定的是包間,喝的是西湖龍井,茶點是從天界寺帶來的內造點心。

當年周奎為何要趙天德刺殺母親,他背後主使到底是父親徐達,還是另有其人……

頭髮盤起,戴著現在最時髦的玄色\\\\網巾,網巾是洪武帝親身推行的,有一統天下的意義,不管凹凸貴賤皆可裹之。

張老闆說道:“過幾天我們月容樓的徒弟要進周府給周家人裁春季的衣裳,你扮作繡娘出來瞧一瞧,就曉得我冇騙你了。”

“朝為農家郎,暮登天子堂。

張老闆抬高調子說道:“我有個同業賄賂外務府的官員,就是一百兩銀子罷了,剛好皇上命親軍都尉府查外務府貪腐案,同業下了大獄,納賄官員直接被剝了皮!傳聞這個案子是同業的小妾偶然間說出的,被密探得知了,順藤摸瓜一窩端。現在外務府好幾張人皮還掛在城隍廟示眾呢,你說可駭不成怕?”

張老闆一歎,“但是皇上喜好弋陽腔,官員們要看皇上的眼色,我們老百姓呢,要順服官員的愛好,連姑蘇會館都要唱弋陽腔逢迎彆人,唉,想好好聽一曲崑山調,倒要回姑蘇故鄉了。”

一看這個架式,張老闆是識貨的,曉得姚妙儀此番美意接待,應是有所求,應當不但單是為了感激屋子。不過姚妙儀是來求人的,張老闆是被求的,便用心端著不戳破,順水推舟說道:

姚妙儀實在曉得是人為出了題目,不過她此次拜訪,是酒徒之意不在酒,“多謝張老闆指導迷津。張老闆在南京混得風生水起,是我們這些老鄉的表率啊,傳聞您的月容樓衣裳做的極好,很多高官的女眷都請你們家徒弟進府量體裁衣,應天府尹的夫人,另有吏部一名姓周的官員,叫做甚麼――”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