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歸化戶籍製[第2頁/共3頁]

----------

高務實哈哈一笑:“那不是挺好,都成了漢人僮人,他們還造甚麼反?”

嗯,實在造反跟民族乾係不大,阿誰主如果活不活得下去的題目。

高務實本來對此另有些躊躇,不過想想,也得給安南的有錢人一個削尖了腦袋變歸化人的機遇,同時也給他們一個攀比的機遇,以是才搞出這個幺蛾子。

倘如有安南男人,既想改成歸化人,又不能接管不得納妾的前提,那麼另有一條放開納妾的通融性體例:納捐。

黃芷汀聽完,怔了好一會兒,才一臉“我好怕怕”的模樣拍著胸脯道:“天呐,你都是如何想出這些絕戶計的?我感覺照你這體例弄下去,最多過個幾十年,安南就冇有土人啦,全都得變成漢人和僮人!”

一類是安南女子隻要嫁給漢人或者僮人,不管是為妻還是為妾,主動轉為“歸化人”;而當她生下孩子,不管男女,隻要存活下來並且長到十五歲,她就主動地隨其夫轉為漢人或者僮人。但是,如果她和離或者被休、再醮,以上各種就清零了。

這就像後代本國人做計謀遊戲,做到中國部分的時候,老是遵循他們本身的思惟,感覺分歧地區的漢人竟然會有分歧的民族觀一樣好笑。

也就是說,屆時安南就滿是漢人了,到了阿誰時候,就算他們有機遇造反,也冇機遇獨立啦。

莫非山東漢人和山西漢人不是同一家漢人、湖南漢人和湖北漢人不是同一家漢人?

利,在於兩點:職位和財產。

納捐是很費錢的做法:一千兩銀子,才氣夠捐得一個以歸化人身份具有妾侍的名額。

秦始皇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以是,將來安南履行這套政策,隻要對峙個幾十年,安南土人就必然會消逝不見,十足變成漢人僮人——僮人到了安南必定也說漢話,實際上跟漢人冇不同。

兩倍稅固然也不是他們想要的,可也總比四倍稅好很多不是?

再次,安南人能夠通過婚姻的體例竄改民族屬性。這一條針對男女分歧而分紅兩類。

不過,他的嫡子、嫡女,會被直接視為漢人或者僮人,不必顛末“歸化人”這一項。

漢人、僮人會具有很多社會職位方麵的上風……呃,這個一時說不完,大抵參照一下殖民期間的英國人在印度的社會職位,根基上就差未幾了。

起首,祖上是漢人、僮人等大明海內民族的,或者祖上有這些民族血緣的,都能夠在本地官府申請民族變動——肯定前提非常非常之簡樸:比如會說漢話,便能夠申請改民族為歸化漢人;會說僮話,便能夠申請改民族為歸化僮人。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