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分贓計劃[第2頁/共3頁]

朱翊鈞要做的事情很簡樸——給個名義就好。

高按台當然不是甚麼仁義之輩,先不乂安、順化、廣南這南疆三宣撫司,就說他在北安南拿走的升龍和海陽宣撫司,就明顯談不上仁義。

本來以高務實的地理程度,也就曉得河靜有個高層次的大鐵礦,其他根基上就一概不知了,但他在開端打安南的主張以後,就派人給劉馨去了信,向她扣問後代越南的礦產資本漫衍。

劉馨在四川聯絡好三七供應以後就去了雲南騰衝見她大哥劉綎,那處所離廣西很近,複書天然也快,很快高務實手裡就獲得了一份算是比較詳細的後代越南礦產資本漫衍圖。

此處另有煤,不過據劉馨所說,在這裡挖煤不便利,因為埋冇很深,以這個期間的技術不大好辦,挖煤的話最好去廣寧省——這是劉馨遵循後代的政區打算說的,實際上對應的就是已經劃給了黃芷汀的安邦宣撫司。

那一塊地區是紅河三角洲最為精華的部分,相稱於後代越南的河內、海防兩直轄市加上海陽、承平、興安、北寧四省,大略的說就是占了紅河三角洲的百分之九十。

湖廣熟,天下足。

不太高務實要紅河三角洲這塊產糧區首要倒不是從經濟好處考慮的,而是站在政治的角度考慮:把握糧食就能把握人丁,以是把握了產糧區,纔好“移民換血”,同時也為將來漢家權勢持續擴大打下一個物質根本,要不然今後搞南擴甚麼的,糧食莫非還要從大明海內去調?

大明都要進入小冰河期了,他搞不好還得運糧食歸去濟急,哪有多的糧食往外拉!

紅河平原的朋分還好說,從乂安開端,再往南的地區被高務實打包拿走,這就更談不上甚麼仁義了。

至於岑淩分到的西北地區,實在礦產資本也很豐富——那邊山多嘛,銅鐵都有,不過因為河靜鐵礦充足牛逼,高務實不需求岑淩挖鐵礦,他隻要在興化、宣光兩宣撫司的地盤上挖銅礦就行了,畢竟這年代銅礦但是好東西,不管是鑄錢還是鑄炮,都少不得銅礦,恰好大明海內缺銅。

高務實的打算是,他本身節製區的銅礦就管本身開辟操縱,而岑淩那邊的銅礦,則順紅河出海,運回大明。至於大明用來乾甚麼,鑄錢還是鑄炮,高務實就不管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