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態度竄改得實在太快,弄得高務實一時竟然有些措手不及,驚詫道“你咳,那你說說,你有何罪啊”
這中官帶來的兩個虎倀哦,兩個莊頭,見“宮中上差”竟然被這位自稱“翰林院修撰高務實”的傢夥嚇成如許,不由有些傻眼,深思道真是明白日見了鬼,不就是個翰林院的小修撰嗎固然是個清貴非常的翰林官兒,但是又冇有甚麼權力,上差如何會嚇成這鬼樣
而對於高務實的這個題目,這中官也是直接叩首答覆道“小的瞎了狗眼,竟敢衝撞高觀政,以是罪該萬死。”
那中官卻顧不得這些,被高陌喝住以後,不管三七二十一,猛地叩首道“小的該死,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小的不知是高觀政劈麵,求高觀政您大人大量,饒小的一條狗命,小的下輩子做牛做馬也要酬謝高觀政大恩”
公然那中官一聽這話,嚇得跟篩糠似的,叩首磕得更努力了,口裡連連告饒。
或者就如徐階一樣,寫封信給高拱,服個軟,說幾句告饒的話,對方也必定不美意義斤斤計算,因而兩邊各退一步,也就完事了。
此時陳矩已經帶著那位董少監走了過來,先是朝高務實苦笑了一下。
誰知那中官一咕嚕爬起來,雙膝跪著,四肢並用就往高務實身邊爬,高陌不曉得他想做甚麼,立即攔在他跟前,喝道“站住”
大明朝多的是人本身一刀切了跑去嘗試入宮當寺人,並且屢禁不止,犯了錯打死幾個算甚麼
不得不說,這些人纔是真正的合用主義者啊。
“多謝高觀政,多謝高觀政”那中官內心總算安寧了很多,又是連連叩首。
高務實固然早就出錯成了封建地主階層分子,但畢竟還殘留了很多宿世的三觀,見他如答應憐巴巴的模樣,躊躇了一下,終究還是道“你有甚麼罪,待會兒陳矩會奉告你,不過你既然誠懇認罪,我也不好不教而誅,會讓他留你一條狗命。”
這話不是問李十三他爹是誰,而是問李十三在宮中的“乾爹”是誰,實際上也就是問他是投在誰的門下。
實在也難怪高務實有些不測,他此前一向走的是高層線路,打交道的都是真正的高層,“深切基層”甚麼的那是真的少。而高層之間打交道,很少會有劈麵撕破臉的時候,大抵上起碼看起來屬於“君子之爭”,哪怕輸了,也不過自請致仕罷了。
大寺人們權力大了或許會要些臉麵,小寺人們還顧得上這個東西獲咎了底子獲咎不起的人物,從速低聲下氣告饒保命纔是第一要務,麵子算個鳥毛他們是天子家奴不假,可再牛逼的家奴,本質上還是家奴,都他孃的“奴”了,還計算甚麼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