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進軍瓷器[第2頁/共3頁]

為了壓服高務實,她還特地把龍高雅苑中籌辦給高務實居住的東房裡幾處最顯眼的陳列全數換成了鈞瓷。

但這一帶的煤遠比鐵多,以是鍊鐵殘剩的大量煤礦就直接通過黃河水運,往西流入洛陽,往東則流入開封。張氏遵循高務實的安插,在洛陽和開封都設有蜂窩煤廠,煤礦運抵以後製成蜂窩煤在這兩地發賣,固然發賣額跟京師比擬差了些,但兩地相加一年也能進賬兩三萬兩銀子,實際上也不算小數量了,隻是因為在高務實名下,才比較不起眼。

以是張氏一向在找機遇勸說兒子,同時也不但是等高務實話,而是先動手籌辦。

她趁著高拱當政、兒子有錢的上風,一向在河南禹州、汝州等地招攬製瓷妙手,就等著壓服兒子批準投資了。

張氏一聽高務實承諾下來了,立即轉怒為喜,道“既然如許,為娘頓時把幾個大匠叫過來見你”

然後他就一臉恍然隧道“這些鈞瓷我在皇宮裡見很多了啊”

但是很可惜,高務實這廝底子不懂瓷器,在裡頭轉悠了幾圈,楞是冇把重視力放到瓷器上去。到厥後張氏就怒了,老孃為了湊齊這些擺在你麵前的鈞瓷,乃至特地寫信給三哥,讓他把張家在揚州最拿得脫手的幾件寶貝都送來了,乃至為了護送這批國寶級的鈞瓷,還重新鄭、禹州抽調了足足五百人的護廠仆人一起押運你個臭小子竟然瞎了眼冇瞥見

當然,骨瓷這個名字得換掉,要不然太輕易被人現此中奇妙了,比如叫禹窯輕瓷就不錯。骨瓷這東西,真正的上風實在就三樣輕巧、堅毅、瑕疵少。至於甚麼通透性、細緻感、格外潔白之類,中國固有的瓷器實在都能做得出來,之以是常常不做得過於通透,實在是因為中國的文明傳統愛玉。

高務實因為一向感覺中國的瓷器行業不需求他插手鞭策,以是對這檔子事不是很熱情,但張氏對此事非常熱情鈞窯的貴重可不是說著玩的,中國五大名瓷,鈞、汝、官、哥、定,以鈞瓷為,謂瓷之君也。“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這都是打疇前宋時就廣為傳播的話。

多餘的煤炭仍然是製造蜂窩煤,不過根基不看利潤,低價出售給四周,隻當是在鄉鄰間刷名譽。

高務實之前看過研討,從中國瓷器表示出來的對於著釉技術來看,中國完整能夠製造出玻璃來,但是中國為甚麼那麼多年都冇有往晶瑩剔透的玻璃上展呢因為玉並不是通透的,而中國各種技藝都喜仿玉性,以是底子冇有考慮做出玻璃那種純透明的狀況。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