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掌印和首席秉筆寺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內部製衡的乾係,掌印職位高貴,秉筆實權在握,天子當然就高枕無憂。
陳矩聽得大喜,忙不迭連連點頭,道:“小高先生明鑒,可不恰是這個事理?奴婢等固然地卑位鄙,但於服侍聖上一事,總歸是竭心極力的不是?哎呀,那真是唯恐有些許不周,使聖上心生厭恨,於大政展布之時偏於情感。小高先生固然……呃,這個,年紀尚小,可這見地,那真是天下一等一的呀!”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能,是以高務實很樂意與這位賢宦搞好乾係。
這般場麵話一旦說開,兩邊的間隔就敏捷拉近,這下子聘請陳矩喝個茶甚麼的,就是小菜一碟了。
當然,他表達這個態度,倒不是說他真有這麼嚴格的品級看法——好歹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新期間青年,這點兒大家劃一的憬悟還是有的——隻是為了接下來議論的事情打個底。
但是陳矩汗青上竟然能以司禮監掌印寺人身份兼任東廠提督,把首席秉筆寺人的實權侵犯大半,近乎獨掌司禮監,足可見其受天子信賴之深。更了不得的是,他竟然還能同時被文官個人承以為“賢宦”,這在皇權與文官個人鬥爭非常狠惡的萬曆朝而言,但是非常令人驚奇的。
實在高務實倒不是瞧不上梁梧的科考名次——固然梁縣尊的確隻是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在全部金榜之上靠近倒數。可即便倒數的進士,那也是進士,是毫不作假的三年一科、天下隻取三百多人的絕對精英。高務實這個態度隻是要表達一下:小爺我宰相家世,梁某戔戔縣令,他叫我一聲師弟那是他攀附我,我若給麵子就應他一聲,若不給麵子……他待怎地?
高務實哈哈一笑,似模似樣地擺手道:“服侍聖上莫非就不是首要差事了?聖上舒心,不為庶務煩憂,纔有精力考慮天下大事嘛。以是要我說啊,這大臣和內宦須得各有所司,各儘其責。如此,天下呢,才氣長治久安;國勢呢,才氣蒸蒸日上。陳公你說,是不是這個事理?”
陳矩微微一怔,便即明悟,暗道:“我倒是冒昧了,高家家學淵源、數代官宦,此子又是高家後輩之俊彥,更得高閣老看重,親身帶在身邊悉心調教,他的心氣天然是很高的,瞧不上三甲出身的梁縣尊也不敷為奇。”
高務實笑道:“說來也是巧了,陳公乃是保定安肅縣人吧?陳公可還記得,嘉靖三十八年,我三伯主持大考之故事?那安肅縣現在的縣尊梁梧,恰是己未科同進士出身,算是我三伯座下弟子。前次,他與一乾同年來京慶祝我三伯起複,不料三伯那日合法內閣當值,因而特命小子先行歡迎一二。閒談之間,正巧說到陳公前次新鄭一行,小子讚了幾句陳公為人雅正的話,梁縣尊便提到介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