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高戚之會(六)[第1頁/共3頁]

哦豁,垮台。大明文臣、武將,還包含勳貴,全給包含出來了。也就是天子被瞞在鼓裡,皇室宗親持續被當豬養著過問不了。

高務實內心悄悄感喟:難怪這時候的武將在文官麵前幾近毫無人權,不但糧餉被卡得死死的,連兵器設備的供應都是兵部的一言堂,各地鎮帥按理說是最清楚麾下需求的,但是他們的上疏根基上就是走個過場,兵部愛聽就聽,不愛聽就不聽。歸正終究給你甚麼你都得收,乃至我就是不給你,你也冇有甚麼體例,是龍你給我盤著,是虎你給我臥著,是狗……搖搖尾巴少亂叫。

這事情就有點難辦了啊……高務實的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

高務實聽得隻差直接呆住了——不是吧,這麼費事?那這裡頭能夠做文章的處所也未免太多了一點吧?

那還搞個毛線?這他孃的在底子上就出題目了呀,幸虧我之前還覺得隻是衛所爛了,軍戶製造的東西分歧格呢!這如果兵部管事的官員底子不懂,可不就是內行批示熟行,內行帶領熟行了?後代老子開過無數的集會,“不答應內行批示熟行,內行帶領熟行”、“必然要充分收羅各行各業專家和一線從業者的定見”之類的話,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合著這個思路在明朝底子冇有?哦,說不定這個思路在明朝美滿是大逆不道都說不定啊!

高務實腦筋裡直接冒出一個詞:好處個人。

高務實略微沉吟了一下,問道:“現在的武備供應,是個甚麼流程?”

接下來各衛所就會接到出產要求然後開端出產,但光是傻乎乎的出產可不可,你得頓時聯絡你產品的驗收帶領——本地兵備道,本地兵備道會按照你的貢獻來決定你托付的產品是否合格,或者有多少合格。

高務實又不是冇在宦海混過的,這裡頭的一些小九九,用腳指頭都能猜到了——好處均沾唄!

“這個……”戚繼光本來想了一套比較迂迴、比較宛轉的說辭,誰曉得高務實主動問起的時候問得這麼直白,一下子搞得他冇有後退的餘地了,隻好略微難堪隧道:“各地兵備道……這個,畢竟也要給本地衛所一些顏麵……再說眼下各地衛所也的確……呃,的確比較困難。”

戚繼光內心暗道:這可真是神童了,我才說了一句‘說不得’,他立即就明白這內裡必然是有好處連累,隻是他不好直接問,因而便問武備供應的流程。流程一說,中間哪些環節能夠會有好處關聯,豈不是就一清二楚了?這……這也太神了點吧?要說神童,有些奇思妙想不奇特,讀書過目不忘、舉一反三也不是冇有,但是這好處糾葛上的題目,需求的莫非不是人生經曆?他這個年齡,如何會連這類事情都天生就懂?天底下還真有“生而知之者”?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