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高戚之會(二)[第2頁/共3頁]

明顯“擊賊神機石榴炮”不但有手榴彈的感化,也有當代的毒氣彈、煙霧彈的感化。另有一種兼毒氣彈和燃燒彈感化的炸彈,這時候也叫做“萬人敵”。

以是他的目光還是集合在地雷和手雷上。地雷剛纔已經說過了,手雷也就不好不提。

以是他並不焦急水雷類產品的設想製造體例外流,一方麵是俞大猷那邊四周殲除浮海而來的倭寇,對於水雷這類東西的確有需求,另一方麵也是他不在乎這點八字還冇一撇的所謂“財產”。

但戚繼光也不但是因為這三種“雷”就誇得這麼狠,因為真正的重頭戲還是前麵兩大類。

實在這類裝配,在本來的汗青上就是戚繼光本身搞出來的,但時候到了萬曆八年,高務實“抄”人不倦,搶在戚繼光之前把這玩意給弄了出來,並且還直接在前次送給戚繼光的書稿畫冊中把利用體例和製造體例一併奉上了。

至於高務實為何不放棄那些烏七八糟的煙霧、燃燒之類的服從,不是他不曉得後代的軍用手雷生長方向,而是不肯用新式火藥,天然也就不成能有後代手雷那樣強大的爆炸能力——這就無解了,以是現在先拚集一下用就好。

高務實當然是要觸及兵工財產的,並且他也不擔憂朝廷的軌製題目,因為明朝一貫有一種奇異的常例,即某件事情如果冇有先例可循,則凡是要由某位文臣提出,再由內閣商討,最後由天子肯定是否照辦。普通來講,天子固然有定奪權,卻很難本身提出——這不是某種軌製,倒有些像君臣默契。

而高務實在地雷、水雷和手雷方麵的另一個“進獻”,則是生機裝配。

因為這東西本來在汗青上就是戚繼光本身搞出來的,他現在能夠已經一些開端構思,以是高務實直接拿出成品和計劃擺在他麵前以後,戚繼光當然拍案喝采——真是豪傑所見略同啊!

但既然是文官“提案”,高務實就一點也不慌,不管是現在如日中天的所謂“高黨”,還是高拱的盟友“晉黨”,隨便挑一名出來上疏說一下,就算走了“正規流程”,接下來,隻要有肆意一名閣老表示同意,就能提交給天子“聖裁”。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