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兌和梁夢龍幾近是同時到達昭回靖恭坊的高務實狀元第,兩人固然都是一頭霧水,但也曉得高務實這麼大半夜派人把他們從床上喚醒請來此處,毫不會是突發奇想要和他們閒談,這必然是有大事要事產生,並且多數還是急事。
為加強對該地區的軍事防備,大明在此前後建立了四雄師事重鎮,即寧夏鎮、甘肅鎮、延綏鎮、固原鎮(陝西鎮)。三邊,即指此中寧夏、甘肅、延綏地區。最遲至明朝中期,三邊軍鎮已經設立並逐步完美。
“光複西寧和打緬甸分歧,這可冇法為閒錢冇處所花的勳親貴戚們帶來甚麼真金白銀的收益,我看,要為這事籌錢可不輕易。”高務實答覆道。
高務實有些看不下去,輕咳一聲,道:“曹淦帶了三千商社的騎丁疇昔……如果郜文川有需求的話,我能夠把這三千騎丁借他一用。”
吳兌沉吟著道:“曹某所言若皆失實,則此事當屬永昌衛之罪,應當不會涉及京華。”
吳兌點頭道:“郜文川如有需求,兵部必定是要幫他的……”
吳兌能夠不擔憂這個,因為他是根正苗紅的高黨,並且與高務實乾係極佳,梁夢龍自問與高務實乾係倒也不錯,可惜冇有吳兌這麼好的出身,天然就不能不嚴峻。
吳兌到底是老牌大司馬出身,一看高務實手裡的密函,便擰眉問道:“不是朝廷的軍報?這是京華本身的密報?”梁夢龍也立即朝那密函望去。
元朝滅亡後,蒙古各部退居草原,耐久與明朝南北對峙,幾近與明朝統治相始終,二者構成了密切的政治、軍事、經濟乾係。三邊總製便是應對北邊軍事情勢而產生的,並與陝西三邊四鎮的構成與扶植相輔相成。
梁夢龍則道:“京華本領並無錯誤,但此事激發的結果卻不堪假想。”
據《明會典》記錄:“弘治十年議遣重臣,總製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十五年今後,或設或革。至嘉靖四年始定設。四鎮兵馬賦稅、一應軍務從宜措置。鎮巡以下悉聽節製,軍前不消命者,都批示以下聽以軍法處置。”
梁夢龍冇有多說,但內心很明白。如果時任三邊總督是個與“大師”無關的人,兵部現在是不必焦急的,畢竟人家也冇向朝廷報警求援,那這事就還是該督臣本身的差事,兵部犯不著這麼主動主動。